无论你去哪个国家 
 
   留学都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不是每个人都说中文和英语 
 
   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老干妈 
 
      
    
 
    
 
   在离家千里之遥的地方 
 
   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适应当地的文化 
 
   所以在出国前有一些事情必须要了解 
 
    
    
   
     
   
 
   关于学习 
 
     
 
    
 
   1.不要对自己语言成绩迷之自信 
 
   不论出国前你的英语考试分数有多高,刚到国外的那段时间,不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跟同学交流、读文献,都会怀疑自己之前到底有没有学过英语。 
 
      
    
 
    
 
   2.不要突击 
 
   在国内可能平时不学习,考试周突击一下也能应付,在国外这种方法是完全行不通的,而且海外院校对于平时作业的要求和比重都很高,所以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 
 
      
    
 
    
 
   3.学着规划时间 
 
   国外的学习机制跟国内非常不一样,基本都是自由选课,大家可能觉得很爽;但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点和需求比较明确的规划,很容易在一片“课海”中迷失自己,最后什么都学了一遍,但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不仅如此,这里的学习也是要靠自己规划的,各种essay,report写到手软,还要各种presentation,没有自律精神和时间规划能力真的hold不住。 
 
      
    
 
    
 
   4.要多和Professor交流 
 
   充分利用免费的tutorial,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5.你可能听不懂老师的英语 
 
   要做好心理准备,不是每个教授都是一口伦敦音,也不一定都是英语为母语的教授,而且各地口音差异不必中国各地方言之间的差距小。哪怕你听力再好,碰到爱尔兰口音、印度的咖喱口音,你一样也听不懂。 
 
      
    
 
    
 
   6.国外的书教材真的好贵 
 
   国外的课本一直是出国留学生的一大开销,一本书,少则RMB300,多则RMB几千。建议在出国前就在学校的wechat群中购买学长学姐的二手书,或去学校书店租书。 
 
      
    
 
    
 
   7.选课是个技术活 
 
   最直接获取资源和信息的途径是跟学长学姐了解。 
 
      
    
 
    
 
   8.导师和学生可以是平等的 
 
   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都是和导师当做同辈人直接交流,不需要尊称,也很少有人把导师当“老板”,大多数的导师也不会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学生,一般不会出现给导师孩子当家教、看孩子、遛狗的事情。 
 
      
    
 
    
 
   9.翘课一时爽,考试... 
 
   一节课真滴很贵……如果不想自己和家人之前的努力打水漂,就别有翘课的想法,并且离怂恿自己翘课的人越远越好。 
 
      
    
 
    
 
   10.没有人能在final week的图书馆随便离开 
 
   再看多几页吧,不差这几根头发…… 
 
      
    
 
    
 
   11.一定!一定!一定不要作弊! 
 
   轻则当下考试记零分,整门课重修,重则直接遣送回国。 
 
      
    
 
    
 
   12.学校地理位置很重要 
 
   十几年寒窗苦读,很可能把自己从城市考进了乡村。不过好处是可以尽情的感受自然风光,随时碰到可爱的小动物~ 
 
    
    
   
     
   
 
   关于饮食 
 
     
 
    
 
   1.做饭技能突飞猛进 
 
   不论你在出国是个多么挑剔的“美食家”,出国后只能有啥吃啥,还得掌握做饭这个必备的生存技能,这个技能不仅可以让你照顾好自己的胃,能省钱,还有可能成为结交新朋友的社交窗口。 
 
      
    
 
    
 
   2.会长胖...... 
 
   俗称“留学胖”,少则三五斤,多则三十斤。 
 
      
    
 
    
 
   3.再也不会动不动喊“妈 我想吃XXX” 
 
   凌晨4点为了一盘番茄炒蛋吵醒爸妈这种事,并不会在留学生身上发生!广告商还是放过爸妈,让他们睡个好觉吧! 
 
      
    
 
    
 
   4.有些西方美食真的承受不起 
 
   比如英国的代表菜:炸鱼薯条。在饮食界的地位相当于英国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人人都吃,人人都做。 
 
      
    
 
    
 
   5.中餐很贵 
 
   很多菜也已经被改良,本来应该很辣的菜结果是甜的!菜的味道和品种也远远不及国内,甚至当不了街边小餐厅的味道。导致几乎每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都有一个传说中的“下次回国一定要吃到”的美食清单! 
 
      
    
 
    
 
   6.国外中超什么都有,除了价格很贵 
 
   并不是说在国外吃不到烤冷面、凉皮、煎饼果子……但美式英式中餐,总差了那么点意思。日常想念烧烤、火锅、干锅、麻辣小龙虾、水煮鱼、黄焖鸡、红烧排骨... 
 
      
    
 
    
 
   7.不需要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塞满你的行李箱 
 
   很多同学都担心初到海外自己的中国胃适应不了海外的饮食,但是到了海外你就会发现其实国外大型超市和中国超市里,各种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卫龙辣条、老干妈、海底捞等应有尽有。 
 
      
    
 
    
 
   8.国外水质可能会让你变秃 
 
   出国后能在保持苗条身材同时还拥有一头浓密秀发,佩服,真的是人才。 
 
      
    
 
    
 
   9.请关系比较好的教授吃火锅 
 
   期末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10.爆米花并不都是甜的 
 
   第一次看电影,爆米花别买太大份,万一你吃不惯咸味呢? 
 
      
    
 
    
 
   11.小费给不给,给多少,一直都是难题 
 
   在北美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给小费代表着一种礼貌,表示“谢谢你的服务”。在美国,小费一般为消费额的10%-15%;在英国,有些餐厅会直接收取服务费,一般在菜单的下方就有餐厅服务费征收比例,会写着“service charge”的类似字样。 
 
      
    
 
    
 
   12.偶尔喝酒是免不了的 
 
   该尝试的要勇敢尝试,不该沾染的坚决划清界限。 
 
      
    
 
    
 
   13.一定学会主动点餐 
 
   在国外的许多餐馆,你必须做主动的那一方。有些餐馆的服务员会过来问你一句,Are you ready to order?但有些不会。你需要主动示意他们,你已经准备好点菜了,这个时候他们才会过来服务你。 
 
    
    
   
     
   
 
   关于社交 
 
     
 
    
 
   1.富二代其他人真的属于两个圈子 
 
   “富二代跟靠助学金上学的人玩不到一起,学霸跟学渣玩不到一起。”这是真的。 
 
      
    
 
    
 
   2.在国内想象的全英文环境可能并不存在! 
 
   国外上课中国学生会有“抱团”现象,除了上课之外的其他时间,很多时候大家还是会跟在国内一样用中文交流,所以为了提升你的口语,一定多与当地人多交流! 
 
      
    
 
    
 
   3.融入外国人的圈子并不容易 
 
   要真的融入他们的群体,就需要多参加校园组织的活动和社会活动,一定要参加orientation week迎新活动,这是结识朋友和了解校园的好机会,切勿错过! 
 
      
    
 
    
 
   4.不要给人打tag 
 
   不要歧视黑人,也不要看不起所谓的“印度阿三”,要知道世界级的大公司里印度高管可是远多于中国的。 
 
      
    
 
    
 
   5.注意言辞 
 
   绝对不能调侃除有色种族、胖子、残疾人,在国内你可以对你的朋友喊“死胖子”,再国外,就算你喊了,更不要傻乎乎翻译成英文给外国朋友……你一定解释不清楚的,在别人眼里你就是在歧视。类似的还有“白富美”“肤白貌美”这种词,如果你直译过去,也很危险。 
 
      
    
 
    
 
   6.social达人也有春天 
 
   如果哪位平时非常积极社交的朋友最近突然很少露面,可能是恋爱了。 
 
      
    
 
    
 
   7.留学生分很多种 
 
   有10点钟准时上床睡觉的养生哥,也有彻夜不归、纸醉金迷的社交帝;有勤工俭学的持家妹,也有唯出身论的败家女……没有哪一种个体可以代表整个留学圈。 
 
      
    
 
    
 
   8.异国恋真的很难 
 
   异国恋能坚持不下去的有90%,但愿你修成正果,成为剩下的10%。 
 
      
    
 
    
 
   9.国外只有一个圈儿 
 
   国内可能还有什么小学同学圈,中学同学圈儿,大学同学圈儿,网友圈儿等等。等到了国外,你发现你就只有一个圈儿,叫留学生圈。或者更小一点,叫中国留学生圈,或者更更小一点,叫XX大学中国留学生圈。 
 
      
    
 
    
 
   10.国外完全脱离华人圈,是不大可能的 
 
   国内人有这样的误解:到了国外,交的是老外朋友,接触的是西文,吃的是西餐……其实,除了华人稀少的城镇,以及生活于校园内,或者嫁了老外,在中心大城市,你的生活范围很大程度是在华人社区。 
 
    
    
   
     
   
 
   关于生活 
 
     
 
    
 
   1.土豪的生活无法想象 
 
   不要试图和土豪比较生活水平,因为根本没法比。 
 
      
    
 
    
 
   2.发型的好看程度永远和价钱成正比 
 
   在美国普通的剪一次也要40-50美金,在英国男生剪一次头发也要十几英镑。加拿大男士普通的剪一次发也接近300元,实在吓人。 
 
      
    
 
    
 
   3.有能力一定要买车 
 
   如果去小城市,或者公共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一定要考驾照and买车! 
 
      
    
 
    
 
   4.把sorry当成口头禅 
 
   并不是只有抱歉的意思出国后发现当你没听清别人说话,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说一个语调向上的sorry?表示没听清,能再说一遍吗? 
 
      
    
 
    
 
   5.原来你也能成为数学天才 
 
   出国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数学分分钟完虐外国人。最主要体现在超市结账的时候,自觉添上零头,让对方找回整钱,几乎是中国留学生的自带技能。 
 
      
    
 
    
 
   6.不要生病 
 
   看病贵、看病效率低,牙医巨贵,而且不算在保险内。出国之前把牙该检查检查,做做窝沟封闭,避免蛀牙。 
 
      
    
 
    
 
   7.一定要带搓澡巾 
 
   华人超市里什么都有,辣椒以及各种不认识的调料,但是唯独没有搓澡巾…… 
 
    
 
      
    
 
    
 
   8.热水很稀有 
 
   在国内,我们最常喝的应该就是温水了,但是在国外一些国家是没有温水和热水这种东西的,他们只有带有咖啡味的开水和冰水。 
 
      
    
 
    
 
   9.出门再也不用带纸巾 
 
   国外大部分公共场统统是坐便式,而且所有的卫生间都是有一次性马桶纸和厕纸以及免费饮水机。 
 
      
    
 
    
 
   10.假期一定不要宅在宿舍 
 
   对于留学生来说,只要是超过三天的假期,就能给你凑成个出国游。 
 
      
    
 
    
 
   11.夜晚务必在家呆着 
 
   无论你在的街区治安如何,晚上尽量别出门。 
 
      
    
 
    
 
   12.会很孤独,也会很想家 
 
   以前从不觉得家里很好,出国之后只能默默想家,对家里报喜不报忧。 
 
    
 
    
    
   
     
   
 
   留学最难熬的不是累 
 
   而是孤独 
 
   看似光鲜的留学 
 
   其中的苦只有自己懂 
 
   但留学是对年轻的我们的一种历练 
 
   在离开父母的环境里 
 
   疯狂汲取营养然后快速成长 
 
   留学不易 
 
   请珍惜 
 
    
    
   
     
   
 
    
   
     
   
 
   
     
   
 
    
    无论你去哪个国家 
 
    留学都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不是每个人都说中文和英语 
 
    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老干妈 
 
       
     
 
     
 
    在离家千里之遥的地方 
 
    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适应当地的文化 
 
    所以在出国前有一些事情必须要了解 
 
     
     
    
      
    
 
    关于学习 
 
      
 
     
 
    1.不要对自己语言成绩迷之自信 
 
    不论出国前你的英语考试分数有多高,刚到国外的那段时间,不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跟同学交流、读文献,都会怀疑自己之前到底有没有学过英语。 
 
       
     
 
     
 
    2.不要突击 
 
    在国内可能平时不学习,考试周突击一下也能应付,在国外这种方法是完全行不通的,而且海外院校对于平时作业的要求和比重都很高,所以作业一定要认真完成。 
 
       
     
 
     
 
    3.学着规划时间 
 
    国外的学习机制跟国内非常不一样,基本都是自由选课,大家可能觉得很爽;但如果没有对自己的兴趣点和需求比较明确的规划,很容易在一片“课海”中迷失自己,最后什么都学了一遍,但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不仅如此,这里的学习也是要靠自己规划的,各种essay,report写到手软,还要各种presentation,没有自律精神和时间规划能力真的hold不住。 
 
       
     
 
     
 
    4.要多和Professor交流 
 
    充分利用免费的tutorial,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5.你可能听不懂老师的英语 
 
    要做好心理准备,不是每个教授都是一口伦敦音,也不一定都是英语为母语的教授,而且各地口音差异不必中国各地方言之间的差距小。哪怕你听力再好,碰到爱尔兰口音、印度的咖喱口音,你一样也听不懂。 
 
       
     
 
     
 
    6.国外的书教材真的好贵 
 
    国外的课本一直是出国留学生的一大开销,一本书,少则RMB300,多则RMB几千。建议在出国前就在学校的wechat群中购买学长学姐的二手书,或去学校书店租书。 
 
       
     
 
     
 
    7.选课是个技术活 
 
    最直接获取资源和信息的途径是跟学长学姐了解。 
 
       
     
 
     
 
    8.导师和学生可以是平等的 
 
    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都是和导师当做同辈人直接交流,不需要尊称,也很少有人把导师当“老板”,大多数的导师也不会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学生,一般不会出现给导师孩子当家教、看孩子、遛狗的事情。 
 
       
     
 
     
 
    9.翘课一时爽,考试... 
 
    一节课真滴很贵……如果不想自己和家人之前的努力打水漂,就别有翘课的想法,并且离怂恿自己翘课的人越远越好。 
 
       
     
 
     
 
    10.没有人能在final week的图书馆随便离开 
 
    再看多几页吧,不差这几根头发…… 
 
       
     
 
     
 
    11.一定!一定!一定不要作弊! 
 
    轻则当下考试记零分,整门课重修,重则直接遣送回国。 
 
       
     
 
     
 
    12.学校地理位置很重要 
 
    十几年寒窗苦读,很可能把自己从城市考进了乡村。不过好处是可以尽情的感受自然风光,随时碰到可爱的小动物~ 
 
     
     
    
      
    
 
    关于饮食 
 
      
 
     
 
    1.做饭技能突飞猛进 
 
    不论你在出国是个多么挑剔的“美食家”,出国后只能有啥吃啥,还得掌握做饭这个必备的生存技能,这个技能不仅可以让你照顾好自己的胃,能省钱,还有可能成为结交新朋友的社交窗口。 
 
       
     
 
     
 
    2.会长胖...... 
 
    俗称“留学胖”,少则三五斤,多则三十斤。 
 
       
     
 
     
 
    3.再也不会动不动喊“妈 我想吃XXX” 
 
    凌晨4点为了一盘番茄炒蛋吵醒爸妈这种事,并不会在留学生身上发生!广告商还是放过爸妈,让他们睡个好觉吧! 
 
       
     
 
     
 
    4.有些西方美食真的承受不起 
 
    比如英国的代表菜:炸鱼薯条。在饮食界的地位相当于英国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人人都吃,人人都做。 
 
       
     
 
     
 
    5.中餐很贵 
 
    很多菜也已经被改良,本来应该很辣的菜结果是甜的!菜的味道和品种也远远不及国内,甚至当不了街边小餐厅的味道。导致几乎每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都有一个传说中的“下次回国一定要吃到”的美食清单! 
 
       
     
 
     
 
    6.国外中超什么都有,除了价格很贵 
 
    并不是说在国外吃不到烤冷面、凉皮、煎饼果子……但美式英式中餐,总差了那么点意思。日常想念烧烤、火锅、干锅、麻辣小龙虾、水煮鱼、黄焖鸡、红烧排骨... 
 
       
     
 
     
 
    7.不需要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塞满你的行李箱 
 
    很多同学都担心初到海外自己的中国胃适应不了海外的饮食,但是到了海外你就会发现其实国外大型超市和中国超市里,各种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卫龙辣条、老干妈、海底捞等应有尽有。 
 
       
     
 
     
 
    8.国外水质可能会让你变秃 
 
    出国后能在保持苗条身材同时还拥有一头浓密秀发,佩服,真的是人才。 
 
       
     
 
     
 
    9.请关系比较好的教授吃火锅 
 
    期末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10.爆米花并不都是甜的 
 
    第一次看电影,爆米花别买太大份,万一你吃不惯咸味呢? 
 
       
     
 
     
 
    11.小费给不给,给多少,一直都是难题 
 
    在北美和大多数欧洲国家,给小费代表着一种礼貌,表示“谢谢你的服务”。在美国,小费一般为消费额的10%-15%;在英国,有些餐厅会直接收取服务费,一般在菜单的下方就有餐厅服务费征收比例,会写着“service charge”的类似字样。 
 
       
     
 
     
 
    12.偶尔喝酒是免不了的 
 
    该尝试的要勇敢尝试,不该沾染的坚决划清界限。 
 
       
     
 
     
 
    13.一定学会主动点餐 
 
    在国外的许多餐馆,你必须做主动的那一方。有些餐馆的服务员会过来问你一句,Are you ready to order?但有些不会。你需要主动示意他们,你已经准备好点菜了,这个时候他们才会过来服务你。 
 
     
     
    
      
    
 
    关于社交 
 
      
 
     
 
    1.富二代其他人真的属于两个圈子 
 
    “富二代跟靠助学金上学的人玩不到一起,学霸跟学渣玩不到一起。”这是真的。 
 
       
     
 
     
 
    2.在国内想象的全英文环境可能并不存在! 
 
    国外上课中国学生会有“抱团”现象,除了上课之外的其他时间,很多时候大家还是会跟在国内一样用中文交流,所以为了提升你的口语,一定多与当地人多交流! 
 
       
     
 
     
 
    3.融入外国人的圈子并不容易 
 
    要真的融入他们的群体,就需要多参加校园组织的活动和社会活动,一定要参加orientation week迎新活动,这是结识朋友和了解校园的好机会,切勿错过! 
 
       
     
 
     
 
    4.不要给人打tag 
 
    不要歧视黑人,也不要看不起所谓的“印度阿三”,要知道世界级的大公司里印度高管可是远多于中国的。 
 
       
     
 
     
 
    5.注意言辞 
 
    绝对不能调侃除有色种族、胖子、残疾人,在国内你可以对你的朋友喊“死胖子”,再国外,就算你喊了,更不要傻乎乎翻译成英文给外国朋友……你一定解释不清楚的,在别人眼里你就是在歧视。类似的还有“白富美”“肤白貌美”这种词,如果你直译过去,也很危险。 
 
       
     
 
     
 
    6.social达人也有春天 
 
    如果哪位平时非常积极社交的朋友最近突然很少露面,可能是恋爱了。 
 
       
     
 
     
 
    7.留学生分很多种 
 
    有10点钟准时上床睡觉的养生哥,也有彻夜不归、纸醉金迷的社交帝;有勤工俭学的持家妹,也有唯出身论的败家女……没有哪一种个体可以代表整个留学圈。 
 
       
     
 
     
 
    8.异国恋真的很难 
 
    异国恋能坚持不下去的有90%,但愿你修成正果,成为剩下的10%。 
 
       
     
 
     
 
    9.国外只有一个圈儿 
 
    国内可能还有什么小学同学圈,中学同学圈儿,大学同学圈儿,网友圈儿等等。等到了国外,你发现你就只有一个圈儿,叫留学生圈。或者更小一点,叫中国留学生圈,或者更更小一点,叫XX大学中国留学生圈。 
 
       
     
 
     
 
    10.国外完全脱离华人圈,是不大可能的 
 
    国内人有这样的误解:到了国外,交的是老外朋友,接触的是西文,吃的是西餐……其实,除了华人稀少的城镇,以及生活于校园内,或者嫁了老外,在中心大城市,你的生活范围很大程度是在华人社区。 
 
     
     
    
      
    
 
    关于生活 
 
      
 
     
 
    1.土豪的生活无法想象 
 
    不要试图和土豪比较生活水平,因为根本没法比。 
 
       
     
 
     
 
    2.发型的好看程度永远和价钱成正比 
 
    在美国普通的剪一次也要40-50美金,在英国男生剪一次头发也要十几英镑。加拿大男士普通的剪一次发也接近300元,实在吓人。 
 
       
     
 
     
 
    3.有能力一定要买车 
 
    如果去小城市,或者公共交通不便利的地方,一定要考驾照and买车! 
 
       
     
 
     
 
    4.把sorry当成口头禅 
 
    并不是只有抱歉的意思出国后发现当你没听清别人说话,比较常见的说法就是说一个语调向上的sorry?表示没听清,能再说一遍吗? 
 
       
     
 
     
 
    5.原来你也能成为数学天才 
 
    出国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数学分分钟完虐外国人。最主要体现在超市结账的时候,自觉添上零头,让对方找回整钱,几乎是中国留学生的自带技能。 
 
       
     
 
     
 
    6.不要生病 
 
    看病贵、看病效率低,牙医巨贵,而且不算在保险内。出国之前把牙该检查检查,做做窝沟封闭,避免蛀牙。 
 
       
     
 
     
 
    7.一定要带搓澡巾 
 
    华人超市里什么都有,辣椒以及各种不认识的调料,但是唯独没有搓澡巾…… 
 
     
 
       
     
 
     
 
    8.热水很稀有 
 
    在国内,我们最常喝的应该就是温水了,但是在国外一些国家是没有温水和热水这种东西的,他们只有带有咖啡味的开水和冰水。 
 
       
     
 
     
 
    9.出门再也不用带纸巾 
 
    国外大部分公共场统统是坐便式,而且所有的卫生间都是有一次性马桶纸和厕纸以及免费饮水机。 
 
       
     
 
     
 
    10.假期一定不要宅在宿舍 
 
    对于留学生来说,只要是超过三天的假期,就能给你凑成个出国游。 
 
       
     
 
     
 
    11.夜晚务必在家呆着 
 
    无论你在的街区治安如何,晚上尽量别出门。 
 
       
     
 
     
 
    12.会很孤独,也会很想家 
 
    以前从不觉得家里很好,出国之后只能默默想家,对家里报喜不报忧。 
 
     
 
     
     
    
      
    
 
    留学最难熬的不是累 
 
    而是孤独 
 
    看似光鲜的留学 
 
    其中的苦只有自己懂 
 
    但留学是对年轻的我们的一种历练 
 
    在离开父母的环境里 
 
    疯狂汲取营养然后快速成长 
 
    留学不易 
 
    请珍惜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关于出国留学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