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的本科申请门槛越来越高,高分也不再是获取offer的保障,面对越来越多的学霸、越来越拥挤的申请通道,如何在成千上万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案例分析:
这位同学,TOEFL 100,SAT1 2120,无SAT2
1. 学术背景介绍:
这位同学,
国内重点高中普通班在读,高一下学期明确了去美国就读本科课程的想法,并在高一结束的暑假开始了托福考试的正式学习。
在高三上半学期结束之前,即2014年12月底之前,取得了托福100分,SAT1 2120的标准化考试成绩;
2. 申请院校及专业确认:
因为孩子的性格相对不是特别outgoing,并且希望在本科就读期间,更多的在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方面锻炼自己,同时因为在中学阶段,学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机器人比赛等各项竞赛,对工科尤其是电子工程是非常感兴趣的,希望在本科阶段继续修读电子工程或相关的工科专业,在毕业后继续修读研究生并希望在美工当地进行实习或就业。
于是在申请学校的名单确认方面,同孩子共同商定以综合大学申请为申请重点,放弃文理学院申请的大方向;选择的院校不仅仅参考了学校的综合排名,也同时参考了专业排名和学校所在的地理位置。
3. 录取结果分享:
在2015年的3月下旬,学生获取了dream school,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的录取。
除此之外,学生还获得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等众多名校的录取。
案例分析:
学生在申请文书反面,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和挖掘,学生除了标准化考试成绩之外,软性的背景和大部分的学生大体类似,爱好广泛,volunteer志愿者经历,学生会leader,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体育类竞赛,等等。
比较与众不同的是孩子组织同学为团队,分别进行了针对社会舆论的主观偏见、以及合肥市内交通指示灯的环境调查和研究分析,这种持续性的、深入查阅资料和社会调查之后的具有个人见地的分析,体现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怀程度、观察深度和分析能力,这点是很多学校都非常欣赏的个人能力的体现。
故而建议在准备名校申请之前,小伙伴们不仅仅功利的从申请学校的功利层面来堆砌各种活动或者才能,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持续性的、深入性的进行挖掘和研究,方才更能体现个人的人格发展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