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的理论方向主要包括9个方向:
1.原子物理:研究高温等离子体微观过程研究,原子分子团簇的结构、光谱和碰撞过程研究,高电荷态离子相关物理,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分子纳米物理。
2.生物物理学:生物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物理性质、生命过程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规律,以及物理因素对生物系统作用机制的科学。
3.凝聚态物理:凝聚态物理则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之间相互作用与运动的规律并阐明其性能和用途的科学。
4.宇宙学: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科学分支统称为宇宙学。对于宇宙学家来说,有关宇宙的构造和历史方面的问题其实就是有关万有引力作用的问题。由于万有引力能相隔很远发生作用,所以它是对宇宙整体性质影响最大的力。
5.高能物理学:高能物理学又称粒子物理学或基本粒子物理学,它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微观世界中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相互转化的现象,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6.计算物理学:计算物理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与物理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公认的与理论物理、实验物理并列的物理学第三大学科。
7.天体物理和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就是运用物理、数学、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宇宙中天体的起源、演化和死亡。
8.光学物理:包括量子光学,非线型光学,高分辨率光谱学等方向。这些领域的突破已经成为激光和光纤通讯的重要依托。
9.应用物理:应用物理专业突出了物理学在光信息科学、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领域内的应用,以纳米材料和器件、光电子器件,微电子,物理电子学以及电子技术为主。
在美国大学物理专业的九大方向中,凝聚态物理,高能物理和光学物理是主要的申请方向,也是比较容易获得奖学金的专业方向。
美国TOP100以内的许多学校在录取像物理理论方向这样的专业时比较看重的有这几点:
1.申请者毕业院校:对一些国内顶尖大学出生的学生,由于他们在美国大学的表现大多都很优秀,美国学校会比较注重招这些学生;
2.申请者的硬件水平:GPA、GT成绩(包括GRESUB)学校会很看重,原因在于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不会对实验室研究经历要求很高,因而成绩就会成为直观地反映;
3.申请者的论文与获奖情况:专业研究论文是很好的表征,专业奖学金和竞赛(如数模竞赛)获奖是理论学习为主的学生可以表现其在群体中突出之处。专业前50的学校通常要求:GPA3.3;GREV+Q>1300,GRESUB>700;IBT>93。其后的学校通常的要求是:GPA>3.0(B),学校招进学生的平均GPA一般在3.3(B+)左右;GREV+Q>1200,PhysicsSub成绩中的Percentile比ScaledScore来得更为重要,如果能够拿到90%以上那就是相当强了;IBT>79,但是从近几年的竞争情况看,IBT还是尽量要考到90以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容易被轻易挤掉,而且也有更多希望拿奖学金。
总的来说就是:好的GT成绩+专业论文+计算机技术+结合了专业知识的PS与有针对性的推荐信等文书=更具有竞争力的申请背景=在理论物理方面更有竞争力的背景。
物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工具来为其他学科服务。生物物理(biophysics)就是利用物理的工具来研究生物过程,比如用光学扭矩(opticaltweezers)来研究DNA的分解和力矩。
光学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特别是在量子光学(quantumoptics)的概念被提出后,这一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光有着波粒二像性,是一种量子波。一般认为光线是直的,乃是忽略了波的性质,因而光显得由粒子组成。在一定条件下,光的量子性会在物理系统中起到主要作用,不能被近似忽略掉。因而我们必须研究量子光学来描述这些体系。光学跟工业界有着非常的密切联系,很多成果走出实验室就上流水线了。
申请人应该具备的硬件条件:
最最关键的并不是什么GPA,GRE,TOEFL成绩,而是应该具备和申请方向相关的研究经历.最好有论文的发表.这些经历是比较能够证明你的研究能力,那你去了美国读研究生的话,能够给对方教授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如果他们那里正好要招人.教授第一个就会想到你.
物理学属于纯理科学科,因此就业形势没有工科学科好,就业面也相对狭窄。下面我们首先介绍物理学的总体就业趋势,再分不同的研究方向做一就业分析。
物理学在美国的总体就业情况
物理属于基础专业,往往需要大量的政府的政策性投入,难以实现产业化。因此,总体而言,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物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业界的就业都不算理想。不过由于很多物理毕业生都拥有博士学位,因此很多情况下美国的博士毕业以后留在学校里面做博士后的机会很大,或者到相应的研究机构做研究,或者是回国内大学做教授,又或者去中科院之类的研究机构做研究。在美国,物理工作者由于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平均年薪在10万美元以上。
不过物理学方向众多,一概而论未免失之偏颇。各个方向除了所学有所区别以外,在实际中的应用广泛程度,是否受重视又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有必要根据每个方向来进行一番探讨。
天文物理,等离子体物理,高能(粒子)物理,量子物理
这几个方向的物理工作者由于本身研究内容非常先进或理论,有些研究目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而从事的研究,离应用还很长的距离。因此学习这些方向的学生毕业以后绝大多数是留在学校和在相应的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最近位于日内瓦的大型电子对撞机开始运作,相信接下来的十多年,高能(粒子)物理的研究依然比较活跃。对于这几个方向而言,继续从事研究工作是最好的选择。
原子核物理
原子核物理的工作者也是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居多,不过这里把他们和以上的几个方向区别开来是因为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偏重于如何应用核技术。现在核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最重要的是国防事业,核能源的开发,另外同位素药剂应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或治疗;同位素仪表在各工业部门用作生产自动线监测或质量控制装置。加速器及同位素辐射源已应用于工业的辐照加工、食品的保藏和医药的消毒、辐照育种、辐照探伤以及放射医疗等方面。为了研究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辐照技术,已经建立了辐射物理、辐射化学等边缘学科以及辐照工艺等技术部门,但是核物理专家是研究出这些仪器,使用这些仪器并不需要核物理学家。因此对于核物理而言,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依然最合适,不过从事核电站的工程师也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凝聚态物理
凝聚态由于其研究的范围太广,就业情况也要分开看是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做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的由于和EE,材料比较相关,可以在IT、电子行业做新材料研发,测试工程师。不过现在的物理系比较偏重理论研究,因此事实上大部分人还是继续做研究工作。凝聚态毕业生找工作时,去一些典型的工业重地为佳:例如加州,德州,宾州等。例如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就设立在加州,德州石油工业发达,美孚等石油公司的总部都在德州,滨州煤炭,钢铁工业发达,匹兹堡是美国最大的钢铁中心。凝聚态的同学想要在工业界找到工作的话,务必提前准备,补充所缺的知识如计算机编程,统计等,才能在工业界顺利找到工作。因此,凝聚态的就业面比起以上提到的各个方向都宽了不少。
光学
光学作为21世纪物理的一个最热门方向。它是物理学中最接近应用的一个方向,和EE(电子电器工程)结合得也最紧密。特别是如果出身于三大光学中心(UniversityofRochester,UniversityofCentralFlorida,UniversityofArizona)的光学院的话,由于它们得到工业界的广泛认可,联系又紧密,就业不成问题。此外光学研究者可以在光纤通讯,光学(光电子)器件公司,太阳能产业,激光,液晶材料等领域工作。太阳能方面,虽然经济低迷,不过美国的太阳能产业仍取得长足进步。去年,美国太阳能设备市场比2008年扩大近一倍;安装太阳能设备的美国民房与日俱增,屋顶式太阳能设备的发电量增加了约两倍。在其他行业纷纷裁员之际,太阳能行业的就业人数却在扩大。在美国利用最多的五个州是加州,佛罗里达州,新泽西州,科罗拉多州,亚利桑那州。
跟EE结合比较多的是关于光电子,光通讯方面的了。这方面的就业就更广了,一般的网络公司,我们熟悉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联通,铁通等等,以及仪器设备商,例如华为,中兴,TP—Link等等。
至于光子晶体,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对于光的特殊性质,对于发明新的光学仪器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太阳能电池就可以通过光子晶体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又例如可以利用光子晶体制造新的光开关,光放大器,光聚焦器等等。光子晶体极有可能取代传统的光学产品,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就业方面以光学仪器公司,太阳能相关的产业居多。
在美国,光学毕业生在工业界工作已经是很平常的事,并且薪水是众多方向中最高的,最适合想往工业界发展的物理申请者。
以下是物理学综合专业排名前30位的美国大学:
1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1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
1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5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7 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
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芝加哥大学
9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学校
11 Columbia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
11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11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1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校
14 University of Maryland -Park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College Park
14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宾夕法尼亚大学
17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19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约翰霍普金斯大学(Rowland)
1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19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23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23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宾州州立大学--University Park
23 Stony Brook University-SUNY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26 Rice University莱斯大学
26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 Brunswick罗格斯大学新伯朗士威校区
2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26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明尼苏达大学双城
30 Brown University布朗大学
30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
30 Duke University杜克大学
30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佐治亚理工学院学校
30 Northwestern University西北大学
3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更快留学资讯 关注合肥新东方前途出国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