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学生的认知中,美国高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也是经常看到学生们开心地参加学校的各种团体、举办各种活动或者体育锻炼。美国高中学校注重对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美国高中生有更为自由的生活空间。那么问题来了, 美国高中生难道就没有升学压力吗?到美国高中留学会不会影响学业呢?
在一些日常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美国中学的学生似乎整日忙着自己社团的活动或者演出比赛,日常学习考试似乎都没当回事儿。都说美国学校尊重学生隐私,考试分数只给学生本人看,这是否也意味着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看的没那么重呢?所以学生们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学习升学压力呢?
事实上,美国高中生比你想象中的更勤奋,花在学习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中国学生少,甚至比中国学生还要辛苦。你所看到的美国校园宽松自由,那只是表象,也可以说是冰山一角。就如同你只看到鸭子浮在水面上轻松悠闲地游来游去,却不曾看到鸭子的双脚在水里拼命的滑动。
作为学生,考试升学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总的来说,如果国学生或者日本、韩国学生相比较,美国高中生的升学与考试压力应该说是没那么大。但是,也还是有一批中上层社会家庭聚居社区的美国高中学校,学生升学与考试压力也很大。沃尔特惠特曼高中就是这种高中的典型。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亚历山大•罗宾斯(Alexandra Robbins)是这所高中毕业的校友。她在毕业十年后,回到这所高中,跟踪观察采访7位学生达一年之久,写成一本书《特优生》(The Overachievers,2006年第1版)。本书揭示的主要问题是,在这样的精英型高中里,追求上少数名牌大学的竞争压力过大。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各方面评价过于数字化,过于看重考试成绩。其结果是,学生不是为了热爱和兴趣而学习、而从事课外文艺体育活动,而是为了追求高分而学习和活动。为了外在目标,学习变得表面化、肤浅化。其结果是学生的个性、创造力等都受到压抑。更为严重的是,美国不少地方的高中,一些高才生迫于竞争和功课负担过重的压力而采取作弊行为,家长和学生对体育竞赛获奖过于狂热(Sports Rage),学习激素类药品黑市盛行,家长从孩子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就投入升学竞争等。大学招生过程竞争过于激烈,以至一些学生因为某门课成绩得B(80~90分)而患上抑郁症,更有学生因为竞争压力过大而自杀等。
但是,美国高中竞争压力的性质国是不同的。美国大学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招生标准也是多个方面,不但要求成绩好,包括平时成绩GPA、大学入学考试SAT等指标,而且要求课外活动表现突出、有领导才能,还要提交自述小论文、教师推荐等。因此,美国学生面临的压力和评价标准是多方面的。
相反,由于中国大学招生只看高考成绩,因此围绕学术课程的应试教育压力巨大。压力和评价标准都是单一的,造成学生片面和畸形发展。在中国的体制下,个性和创造力受压抑的情况无疑更加严重。
此外,从压力的大小来看,中国学生受到的压力无疑更大。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每班人数也多,生师比太大,教育设施较落后,人均教育资源太少,大学选拔性更高,竞争压力更大。
而美国教育资源丰富,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个性为目标的教育环节和方法运用较多,学生选择余地大,因此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竞争压力要小很多。
当然,中美比较时,要认识到两国内部的差异有时可能比两国之间的差异还要大。美国不同学区、不同族裔学生之间,差距也很大。
![]()
相关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相关资讯,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新东方前途出国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