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硕士/博士申请季已经拉开序幕,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被梦校和梦导录取,但是PhD想要拿到学位,在哪个国家都不是易事。所以在申请季开始前,我们给去美国读博士的同学8条建议,请收好!
给去美国读博士的同学8条建议
1、选好教授
在美国读博,选好教授是最重要的,各位同学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授的简历,调查教授的研究方向,通过阅读教授的论文,衡量与自己的研究匹配度。
否则不匹配的教授只会增加你读博过程的沮丧感,最终倦怠不堪。
2、多关注领域期刊杂志
如果想完成学位课程并顺利拿到博士头衔,你一定要发表同行评审通过的文章才可以。所以建议大家在硕士阶段就开始撰写论文。一方面是要有一定数量,另一方面是磨练论文写作技巧并培养严谨的学术研究习惯。
另外,大家一定要多看学术期刊杂志,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走势,万一写的论文课题早在几年前就得到了印证,那就太尴尬了。
3、盘点自己的研究进度
致所有要申请博士以及正在读博士学位的同学,因为美国博士的学习时间比较漫长,很多同学读着读着就迷失了。
大家最好以半年为期限,每半年盘点一次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度,看看自己是否还在既定轨道上,如果你发现自己偏离航线的话,要尽快让自己回归正轨。
4、奖学金就在那里,主动点
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绩点高的人来说,应该不仅仅是想成为优秀毕业生或是荣誉学生吧,除了这些荣誉“称号”,大多数学校都会为博士提供奖学金和科研基金。
比如, Kappa Omicron Nu、Phi Kappa Phi 和 Phi Beta Kappa 提供给发表过文章的博士奖学金,金额大约从 2000 到 20000 美元不等。
5、会议上多发言
在相关领域会议上作报告是博士生遇见领域大牛的一个绝好机会,教授们经常鼓励博士们多发言,可以锻炼博士生的演讲技巧,有助于更快成长。
不过,这种会议通常没有报酬,而且除了自付住宿费、路费外,许多会议还要求你支付注册费,当然大多数会议都为大会志愿者、评审们免除注册费用,具体的需要你自己多探索探索。
6、注意你名字后缀是什么?
当一名学生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时,还只是被认为是一名预备“博士生”,当他完成所有课程并通过资格考试 Qualification Exam 时,才会变成一位博士生候选人。
已通过答辩但未提交论文的博士候选人可以在个人学术资格清单上写上毕业学衔的简称加上ABD (All But Dissertation,尚欠论文),如Ph.D.(ABD),表示自己将获博士资历,所以谨慎使用术语“ABD”。
注意:如果有同学中途 quit,或者不能通过博士资格考试,有的是发硕士学位,有的就是净身出户,具体要看什么项目。
7、拓宽自己投稿的视野
博士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准备成为某研究领域内专家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博士生只能向顶流期刊投稿。
毕竟顶流期刊数量很少,考虑到如何获得更多的读者,你也可以在一些替代性的出版物上投稿,比如从业者杂志、学术杂志或报纸等,有时候这些地方的读者可能会超过你以前所有出版物读者的总和。
8、早早做好职业规划
要记住,从你入学那刻,就要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了。做博士后?公司高级技术人员还是终身教授、研究机构?
如果希望能终身投入到高等教育工作上,请考虑一下你所在博士项目的地理位置,很多学校倾向于从其他研究机构招人,而很少雇佣在他们这里读书的博士(但有些专业辅助人员和教授是例外的)。
所以,不管是被大学聘做终身教授,有个宽松学术氛围,还是去某些公司任职、拿个高收入,或者去中学教书育人...在入学时最好就有所规划。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出国留学相关资讯,或有任何相关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