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留学如何用好2000刀一学年的医疗保险?
犹然记得,每年开学时的无奈,除了年年上涨的学费要交,还有一项逃不掉的医疗保险费,而且一次就收2000多刀(现在肯定不止这个数了,为学弟学妹们默哀三分钟哈哈哈),像我这种铁打的身体,从来不感冒不发烧不乱生病,交医疗保险就跟撒钱一样,超心痛。那时候还很天真烂漫的问我的美国同学们他们怎么交的医保,谁知人家十之八九都会傲娇的回一句:Well,我用我妈妈公司的保险。
不过,咬咬牙交完了事情也就过去了。
直到天儿开始变冷,去个超市都会在门口看到一个巨大的招牌写着Get your flu shot TODAY!无论是随处可见的CVS 或者 Walgreens药房,还是每开车5分钟就会看到的各个连锁超市,就连License Office办驾照的地方,都会提醒群众:嘿,天冷了,该打针了!
我出于好奇心,就在学校Health Clinic网站预约了打针……
结果,因为是第一次,啥也不知道,我没有带保险卡。
在美国,无论是去大医院,还是小诊所,看牙看眼睛看病打疫苗,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携带保险卡!!!
有的学校会发电子版的保险卡,需要同学自己去保险公司网站上注册登录然后打印出来,登陆之后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邮递寄送一份。去看病的时候,医生的行政助理会把你的卡号输入系统,医生在为你做检查的时候把检查费、医药费等直接输入电脑,系统就会自动算出加上保险之后你所需交的费用。不然的话,此次看病的费用就要先自己承担啦。
一般情况,就算是打个疫苗,还是需要交copay,类似于国内的挂号费,一般少则15刀,多则五六十刀,根据保险而定。这是见到医生之前就要付的钱。校医这边就比较方便,直接记在学生卡上就行。反正学生卡每个同学都是定期要充钱进去在食堂里吃饭用的。(这边要视不同学校的政策而定)
如果前面一切顺利,护士就会到等候区来叫人。无论是什么原因来到诊所,护士都会带着一起做个简单的体检:身高,体重、体温、血压、心率等等。校医的设施也十分全面,不同的检查需求就有不同的科室,做检查的时候会很专业的告诉你这是在干什么,检查结果是什么,如果是看病,检查完毕之后就要换上诊所的衣服,在一个独立的看诊室等待医生。
我第一次去打疫苗的时候,观察到学校的校医不仅仅是学生看病的地方,更是一个做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的基地。学校定期会有不同的主题,关于心理健康,女性健康,性教育,自我关怀Self Care等等,所有这些主题都会有专业的海报和宣传册。同学们有任何关于自己身体的疑问难题,都可以放心大胆敞开心扉的和医生说。美国的HIPPA政策(健康保险隐私及责任法案)执行的十分严厉,问诊的时候绝对是关着门的,校医的系统里还可以给医生发私信交流,给病人的心理空间很恰当适宜。
这里不得不要提一下我们大名鼎鼎WashU的校医,有一个志愿者团队每个月会在学校的各个图书馆,咖啡厅,给同学们做专业按摩。专业按摩哟!虽然为了人人都能享福,每个人只能轮到5分钟,但真的是超友好超人性化!哈哈!
如果有保险的话,疫苗基本都是免费的。特别推荐HPV vaccination 人类乳突病毒疫苗(请谷歌或者百度),不知道在国内有没有,据说在香港好像打一轮要万元,女生可以预防宫颈癌,男生的话……自己查吧。美国这边的小朋友都会接种,目前经过认证的最佳安全接种年龄上限是26岁。
学校的保险一般都是跟大型保险公司合作,但是又根据学校特定的需求做了调整。有的时候还会有数次免费的心理咨询。身边去过的同学无不说好。留学生来了美国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新环境的适应,学校的课业负担,对于未来方向的抉择,还要走出舒适圈努力去认识更多的导这位同学建立社交圈,这些都是往大了说。但是往往一些小的细节,以及文化的不同,会让我们对事件有不同的反应和化解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人说一说聊一聊,好处多多。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外生活,有困惑就大胆提问,学业上多多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平时生活里的问题可以多跟美国的同学还有周边的自家中国同学交流,问问他们有没有资源,永远有一颗开放宽容的心,那一切难题都不再是难题!
除了学校的医疗保险,我自己因为爱吃甜食,还在校外买了额外的牙医保险,每个月的保险费大概是10刀。这里推荐ehealth这个网站,上面有各种保险还有详细的介绍,同学们有需要的可以去看看。
说到看牙医的经历,真是坎坷。自己买的保险,收到保险卡之后,就要自己在保险公司指定的网站上找牙医诊所。网站上有一个超级长的list,可以根据离家远近,还有牙医诊所是否接受此类保险来进行筛选。不同的牙医诊所看病的政策还不一样,有的牙医诊所第一次去只能做检查,第二次去才能去洗牙做清洁,如果有蛀牙,还要一颗一颗的预约。
对,有三颗蛀牙就要预约三次,有可能就会看上大半年。所以在选诊所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清楚!个人的经验是选比较好的地域(讨厌自己这么说,但好像公共设施更好,社区安全更好的区域,往往牙医诊所也更人性化),这样的话看病的效率会比较高,可以一次性把三颗蛀牙都补掉。
关于牙齿的保洁维护,在美国一般是每半年洗一次牙做一次清洁和全面检查,这样一次的费用加上保险之后算copay大概是30刀左右,还是很合理的。如果有蛀牙,普通的大概是100刀补一颗,如果需要作手术的(比如root canal),那么就要四五百刀甚至更贵。每次去看牙医,护士都会问我有没有每天floss(用牙线),所以来了美国之后在身体保健上最大的进步就是更有awareness了,学会了听护士和医生的话,每天保养自己的牙齿。
不过,也是因为看牙医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美国的医疗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预约,比如拥有优秀的医疗保险是多么重要。美国医疗的预约制度,每一次都要等上少则半个月,多则三四个月。只要不是危及生命,那就得等。很多无法等的病人就会去急诊室日日夜夜排队。在奥巴马医疗保险执行以前,好多低收入人群没有保险,根本就看不起病,奥巴马保险强制每一个人都必须买保险之后,仍然怨声连连,说到这里又可以写另一篇文章了,下次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