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
一个本科985的学生,拿到英国某QS前50的大学的硕士offer,签证都办好了,却接到通知,说他进了当地(雄安周边)公务员面试。父母说留在当地可以买车买房,让他放弃留学(因为疫情,也因为公务员机会难得,此前考公失败过)。他不甘心留在当地做公务员(想考京津公),却无法忽略父母的意见。于是发帖询问大家该怎么办。
每一年都有不少人面对此类选择。
去英国读研还是考公务员?
去大城市拼搏还是留在小县城?
继续稳定却无趣的工作还是辞职追求所谓的“梦想”?
乍一看是非A即B的问题,其实,本质上是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的问题。涉及到你目前拥有什么?想要什么?适合什么?能承担失去什么?以及你的决心有多大?
在一步步拆解之前,
让我们先看两个典型的例子。
事例1
小A本科211大学毕业,学行政管理,现在是三线城市的公务员,收入稳定,3500元/月。即使是新冠疫情期间,他的薪水、假期福利一个也不少。可是每天给领导写公文的日常早已让小A身心俱疲,27岁的小A已经看到了自己47岁的模样。再加上,公务员的日常也不是“一份报纸一杯茶”那般清闲,常常周末加班写材料。小A还听说自己在上海、北京的同学们早已经月收入15K+元了,生活也是新鲜有趣充满生机。于是小A常常想,自己当初的选择到底对不对?现在要不要辞职去英国读研,然后去大城市闯一闯?
事例2
小B在一家top级电商公司做IT运营,公司体面,收入不菲,有一群优秀的同事能相互交流和学习,还能经常参加高端交流会,更有机会碰见行业大佬。可问题是,996的工作节奏已经让小B觉得吃力,遇上促销时期,比如318、双十一,熬夜通宵更是家常便饭。小B平常的绩效压力也很大,公司内外的同行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工作3、5个月不学习新东西就感觉落后了。年纪轻轻的小B已经面临压力型脱发了。他常常会想:要不辞职回老家?然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买房、结婚?
或许你从小A和小B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纠结。怎么解决呢?
没有标准答案,但方法论是通用的。
真正的智者不会追求完美,也不会无缘无故羡慕别人的生活,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他们安心接受,对于能改变的现状他们有勇气搏一搏,并有智慧区分这两者(哪些我能去做,做得好;哪些我做不了,就不要试错)
我们以“小A到底是去英国读研还是留在县城当公务员”为例进行分析。
01 梳理自己的价值排序
确认价值观排序就相当于有了航行的灯塔,能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指引我们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其实我们的主要价值观在18-25岁的时候已经确定好,影响着后续人生中的各种决策。除却遭遇大的人生意外、机会等,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动。这一步我们先向内探索,弄明白自己更看重什么,以免因为一时艳羡别人不理智,做了不适合自己的选择,试错之后才后悔。
梳理自己的价值观有一套非常全面、复杂、科学的方法,就这个主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大方向入手:
1. 你觉得悠闲自在的生活更重要,还是功成名就更重要?
2. 你觉得自身的勤奋更重要,还是机遇、贵人、资源等更重要?
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后续结果。
更在乎悠闲自在生活的人,即使羡慕在大城市拼搏的朋友,可如果他们头脑发热辞职去了,反而适应不了。反之亦然。
觉得勤奋更重要的人往往能拒绝诱惑,按捺住心性,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付出高于常人的努力。反之,更在乎机遇、贵人、资源的人往往会遇到更多机遇和诱惑,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也会比较容易退缩。
02 确定3-5年的中期目标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关掉手机不要让任何其他事情打扰自己,静下心来问问自己:3、5年后,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令你充满向往和渴望?是悠闲自得地遛狗养花,还是成为了行业精英?选择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为什么不确定更长期的目标?
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过得就有多快。比如,你原本学新闻传媒,立志10年后成为一线大刊的主编,但还没等你毕业,纸媒就没落了。那为什么不确定更短期的目标?短于三年的目标常立常变,对行动指导意义不大。
所以,定一个3-5年中期目标,然后根据市场环境定期调整是比较科学的。
03 理清自己手中能打出的牌(有什么,适合什么)
这一步需要我们从,在能力、性格、原生家庭优势等方面来分析自己。
能力:学历是什么?专业是什么?能否达到想去的行业/公司/职位入门门槛?细分领域内的核心技能是否具备?
性格:更擅长与人社交还是喜欢安安静静自己呆着?待人处事情商较高还是往往心直口快?
原生家庭:是否有父母可资助的留学金/试错金?有多少?家里是否有资源可以使用?
……
04 问问自己,能否安心接受即将失去的?
每做一个决定我们都会得到一些东西,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尤其选择困难症的人,面临“去英国读研还是留在县城当公务员”这样的抉择,更是很难下决心。
问问自己,选择一个方向之后,最坏的后果能不能承担得起?
比如,如果去英国读研,意味着放弃了公务员铁饭碗,遇到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如果找不到工作,甚至工资延期发放,你能不能接受?或者选择了留在县城,万一以后没有机会去留学了,将来会不会后悔?
A还是B往往无法贪心兼得,问问自己更想要的是什么?能否付出相应的代价?
05 最后,问问自己真的下定决心了么?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项值得我们艳羡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付出心力去争取,不会轻轻松松就得到。
其实定好目标然后一路风雨兼程并不是最辛苦的,待在原地悠闲自得也不辛苦,最怕的就是在机会窗口前反反复复、犹犹豫豫,既无法定心待在原地享受生活,又无法下定决心开启征程。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没有人能和你的目标需求、实际情况等完全一致,因此其他人的建议都只能参考。
有人选择留在县城当公务员,说不定是因为3、5年之后的生活轨迹与理想生活吻合,甚至也有一定的人脉加持,所以于你并不一定适用。有人选择去英国读研,因为留学费用自己或家里能承担,也不着急找工作,更像开阔视野,所以于你也不一定适用。
但方法论事通用的,可以参考,再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决定。一旦下定决心,那就坚持到底,保持初心,一路风雨兼程直至达到。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