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型硕士的申请是直接递交给研究生院去审核,达到学校及学院标准的则会下录取,主要的项目形式是课程(courses)+毕业项目(capstone project)。而研究型的申请则大部分需要联系一个导师,然后获得verbal promise以后,再递交申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套磁”。项目形式是课程(courses)+毕业论文(thesis)。
首先,哪个研究领域是你最有激情的?(这个非常重要,只有喜欢的事情才能钻研,只有钻研才能专精)。寻找潜在的教授要以兴趣作为切入点,就和交朋友是一个道理,你们要有一样的研究兴趣,才能志同道合,组队前行。可以先读一读他们的简历资料,还有他们带的学生的资料,然后寻找一到两篇他们近期的文章去精读,寻找共鸣点。一定要告诉教授你为什么就认可他(她)的实验室而不是另一个和他研究方向相近的教授的实验室。给出具体的理由(教授其实都是比较傲娇的,如果爱,请深爱!)。
如果你的兴趣点比较丰富,那么每个兴趣点都要表达清楚。有一些大学是后套磁申请,也就是向研究生院递交申请以后,学院会分配给对口的教授。这种模式可以在Personal Statement中间标注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教授作为potential supervisor,最多不要超过三个。推荐人的推荐信要写得具体一些,如果选择的是一个200人大课的老师作为你的推荐人,那你和推荐人的联系可能就不会很深,也写不出来很好的推荐信(申请的过程中,推荐信往往没有被足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推荐人的头衔越高越好,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推荐人推荐你的理由,如果理由充分,条理清晰。这样子的推荐信会比模板化的推荐信更有说服力)。在给推荐人提供你的个人信息的时候要把最新的成绩单还有CV附上去,让推荐人能更好更全面的了解你获得的成就,记住你是谁,你在哪些领域获得了成功。
告诉教授,你能:
1. 为自己毕业论文的按时完成负责。
2. 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获得开展研究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3. 能定期的向教授汇报你最新的研究进展。
4. 保持学术的道德规范。
5. 能合理的运用学习资源。
6. 抱着一种相互尊敬的态度,和师兄弟/姐妹好好相处。
7. 做好平时的研究活动的记录。
8. 如果教授需要,我们愿意参加任何的培训或者会议。
9. 当课程上完以后(通常是第一年),工作日按时到实验室去做研究(相当于上班)。
10. 对于教授给的建议要抱着一种尊敬的态度,不管是接受还是不接受(不接受教授的建议需要委婉的表达理由)。
11. 时常和教授沟通关于自己的职业计划,包括将来想发展的领域。
12.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出论文(在和教授套瓷的面试过程中一定要描述一下自己两年大概能写几篇文章,什么规格的,告诉教授我们是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而且非常有信心可以按时完成学术任务)!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