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沈群写的一本书,叫《美国也荒唐》,书里写了九十年代早期移民的一些经历,提到早年间姜文在美国生活工作的故事,读后感触很深,才知道姜文拍《北京人在纽约》是后来的事了,剧本里的好多事都是真的。我个人很喜欢姜文,他身上有种骄傲和不忿,是那种真的谁也不服,啥也不怕,常人是远远学不来的。
今年快过年的那几天,有个学生去新西兰读研,突然给我发信息说想回国,我问为啥?他说在这边生活太难,无法适应,可其实他才刚去了没几天。刚才我给他发信息问近况,回复说可能要回来了。虽然我劝他再坚持一下,过了适应期就好了,但我其实非常能理解他的感受。我之前留过学,现在也在前途出国工作,接触过很多留学的人,所以能懂一点留学生的心思,但资历尚浅,不敢指导说教,只简单写几个字,说说刚出国的心态。
沈群的书里写姜文和王朔,写那个年代中国留学生在外的境遇:那时大多人语言不通,工作找不到,打长途电话被勒索,送外卖被抢劫,甚至生病发烧都死人。这些都是现在的留学生很少能经历的,现在的学生只要把书念好就行了,可能大多不用为钱发愁。如今年代不同,中国强大了,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就留学这件事而言,努力还是最先决的条件,这不会变。
老话说无边春色,海晏河清,一年一个样,一岁一天重;有衣食无忧,就有思乡之苦。刚到他乡的孤独和无所适从,也是每个游子必然经历的过程。在过渡时期,心态显得格外重要,越早学会调整,就越早步入规范的轨迹。孤身在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我们该怎么做?说实话,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尽快的投入到学习中,把时间安排的满一点,做一点运动或兼职打份工,白天累了,晚上好入眠也就不会胡思乱想。找找适合自己的圈子,多交朋友,转移下课余的注意力,让自己充实起来,这些都很有帮助。
之前我在新西兰读书时,有一次回家看着昏黄的路灯,突然就觉得很沮丧,就很想家。其实想家这种事,没有“度过”这一说,度不过的。多看看眼前的事,想想家里送你出来不容易,学着把注意力转移到重要的事上。在新时,我认识一个韩国学生,比我小八岁,叫Abi。跟我说这里风景美,蛋糕甜,咖啡香,口语老师满大街溜达,还不要钱。开车不堵,排队有序,还能住个大house,想家算个什么鬼?其实归根结底,这是心态调整的问题,重要的是看你怎么想。我由衷的佩服沈群,姜文那个年代的留学生,勇敢坚韧,无所畏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能想到解决办法。可能也正是这样的经历才成就了今天的他们。
也许在国外的某一刻,你闭上了眼,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在首都机场,推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挥手告别在安检门外翘首张望的父母,独自一个人走向远方;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在奥克兰转机,看不懂标识牌,找不着方向,只能无助的用手机查询着生词;想起几年前,打开书包,看到老妈偷偷塞进去的点心或调料,眼圈发红;想起几年前,听印度口音的老师讲第一节课,一个字都不懂,又急又怕;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在空荡荡的图书馆熬夜,听得见时钟在大厅里的回响;想起几年前,第一次在除夕夜隔着千山万水倒计时,吃自己包的饺子,想念老爸做菜的味道;想起几年前,第一次站在商场的橱窗前,看到一只手表一台相机一套衣服是那么令人心仪又价格公道,可数一数包里那几张纸,又像小孩子咽口水一般,吞下那个愿望。这一切,也许是每个海外游子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事情,这些点滴,也都在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让我们学会背负,也让心态越来越成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你在朋友圈看到的,不过是别人希望展现出来的一面。但总会有一天,我们不再频繁的表露真实情绪,不再发负面的状态,落寞和失声的消沉,案头山水,地上文章。每个人都不易,但是生活的有趣之处就在此,你来人间一趟,总要吃一口辣椒,喝一口苦茶,才知道白水也美好。生活虽艰辛,但还是乐比苦多,那些曾经让我们无比痛苦的事情结束后,也会带来巨大收获的喜悦。现在想起余秋雨《荷兰水》里,那个江浙老太太临死前念念不忘要喝一口荷兰水才能咽气的情节,还是会觉得很有趣。
十年之后,衣锦复至,你见过的如意与不如意,理想与现实,好与坏,穷与富,美与丑,明与暗越多,你人生的调色板也就会变得越丰富。如有一天大雨滂沱,流离失所的时候,这些经历,将会支撑你坦然的面对一切将要到来的,或是考验,或是挑战。也许你眼前的留学之路满是荆棘,但还是希望你能擦干泪水,铿锵向前!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