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美国大学尤其是顶尖的大学录取率一直走低,大家也普遍感觉申请越来越难。有人说,是由于申请人数日益激增,然而录取名额却十分有限,导致的竞争激烈。也有人说,是由于这些顶尖名校是靠录取率来炒作的缘故。不管什么原因,大家对顶尖名校的热爱却丝毫未减,如何做才能被成功录取依然是大家普遍关注的热点。
对于美国大学申请,中国的学生和家长最常问到的就是需要考多少分就能上。而且在申请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学生喜欢用高考的模式来对付留美。比如,美国大学没有什么录取分数线,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则自己会创造出分数线来。据说,托福要100分,SAT要2000分,过了此线,再谈申请“前五十”。哇,“前五十”!大概常青藤算“一本”,“前五十”就是“二本”了。这又是一个中国人为美国高等教育创造的规矩。
事实上,美国的大学根本不存在什么“一本”、“二本”。在媒体热炒的排名榜上,第四十五名的大学和第六十五名的相差无几,甚至后者比前者还好,美国人自己也并不太认这种区别。第二,托福到不了100,考到95也不错。SAT过了1900,恐怕就相当客观了。见好就收。高分固然好。但没有那么绝对。不错,常青藤很难进。但从四十名到九十名的学校,大概有五十多所可供选择,都相当有质量。没必要考那么高的成绩。重要的是对大学学业准备充分,去了能适应、能胜出,最终获得教授青睐,进入一流的研究院。
可惜,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仍然将信将疑、心有余悸,生怕不小心失手,于是一遍一遍地刷题、一遍一遍地考试。特别是考SAT,要动辄跑到香港,搞得全家精疲力尽,花钱不说,更耽误了在家专心准备学业的时间。其实,从往届录取的学生来看,托福90多,SAT在2000以下的,都进了相当好的学校。
当然,这种热锅上的蚂蚁的感觉,并非没有道理。美国大学录取要求最近年年水涨船高,是不争的事实。同等申请条件下,分数高的更具有优势,这也是事实。而《纽约时报》刊出的文章:《大学录取背后的真相》,把升学竞争的神话捅了一个窟窿。
2014年哈佛大学有3.5万申请者,录取率为5.9%,创了该校历史的新低。紧接着,斯坦福宣布,其录取率仅为5.07%。这算是大学录取率的新纪录了。耶鲁、普林斯顿等等,录取率也不断创新低,似乎进这些学校越来越难。这就让学子和家长们惶惶不可终日。许多美国家长感叹:虽然孩子比当年的自己出色,但已经很难进入自己的母校读书了。
其实,比起常青藤的雷人录取率来,即使是精英大学,录取率也远非那么可怕。比如,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排名第14,录取率为17%;大名鼎鼎的圣母大学,录取率21%;最著名的女校、也是希拉里和宋美龄的母校卫斯理学院,录取率28%;密西根大学,录取率32%。当然,这些学校近年来录取率都有下降的趋势。但是,这种趋势未必就证明进好大学越来越难了。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高中生,动辄同时申请十几所甚至而二十几所大学。而上一代人,则往往就申请三四所大学。这样,每个学生投放的申请信,翻了一倍或数倍。每个大学收到的申请,也自然倍增。录取的学生虽然略有增加,但申请信翻倍上升,最终录取率自然降低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媒体的大学排名,喜欢拿录取率炒作,最终影响到大学。特别是名校,虽然嘴上说这些媒体不懂教育、自己对媒体的排名不屑一顾,但底下无不靠着录取率抬高身价。最近两年,斯坦福连续在录取率上低于哈佛,老大的心态马上冒头:那些进不了斯坦福的,也只能去哈佛了。
为了压低录取率,各校纷纷鼓励大家申请,提供种种方便。在过去,许多名校很能摆谱儿,守着许多特别的申请要求,比如几篇独特的作文等等。如今,大家在这方面纷纷缴枪投降,普通采用“共同申请信”的格式。这种“共同申请信”,就是申请所有大学用一个格式,一了百了,可以轻易复制许多,省了学生的许多精力。一所大学采用这种申请信,申请量自然大增,录取率就会降下来,排名会升上去。如果某大学总是自以为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和选材方法,逼着大家为了申请自己的学校特别写几篇很难写的文章,那么大量申请者就知难而退、索性放弃。结果,这所大学收到的申请信就少,录取率就居高不下,排名会被比下去。特别是到网络时代,共同的格式,可以在网上操作、无限复制。老派的传统就更守不住了。
这是美国高等教育恶性竞争的一个典型例证。本来,各大学争奇斗艳,各有一套独特的教育哲学、选材标准,录取方式也非常珍重自己上百年形成的传统。如今,为了竞争而标准化、统一化,特点消失,越来越象工厂的流水线。当然,超一流的大学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它们往往利用方便的申请格式引诱你申请,拿到申请信后,快刀斩乱麻地把大量平庸的申请丢进纸篓,然后集中精力对付锁定的少数精英,利用包括面试在内的种种手段,最终百里挑一。绝大部分申请者,其实都是被名校的牌子忽悠,把申请信和申请费乖乖地交上,帮助人家压低录取率。
所以,对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在申请院校时,应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总凭借个人的一腔热情,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别觉得多申请一个不费事,不试白不试。你的申请信,其实不过是给人家录取办公室填纸篓而已。真正的精力,要花在自己有实际竞争力的学校。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有实力,切莫被所谓的录取率吓到,申请学校的三个档次一定要拉开,以确保自己成功实现留学梦想。
留学生找工作无忧,尽在4月16日前途出国国际教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