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升学、就业的家长和同学最近有没有发现,大学今年招生,打出了“强基计划”,研究生招考依旧火爆,军队文职人员招考也在公务员考试之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再有2个月也要迎来中国的最大考试:高考。在线咨询(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教育内卷化,高考的竞争也愈来愈大。俗话说得好,高考作为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确实关乎着我们未来的人生走向。考取一所优势明显的大学,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发展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现在的国内招聘已经如此赤裸了,众多的就业歧视案例都真实存在,许多企业在招聘时只查看985学历的学生,而那些从本科就是985的学生,无疑是更加受青睐的对象,从而获得就业的上的优势。并且这还是好的情况,最严重的现象可能是直接不看双非学生的简历。
上面是一个B站看到的视频
不好意思,我们只看第一学历
以前我们总觉得,反正都是要上研究生的,本科即便是一个一般学校,也还是有机会改变最高学历的。
无数研究生考生为了考试,奋战已久,“一生所学,只为此刻”。读研的目的,一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由于就业压力大,想要提高就业竞争力;认为毕业学校不好,想提升学校层次也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但他们可能没料到的是,想要靠“考研”改变,并没有那么容易。在线咨询(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10年过去了,我还在为当初不给力的高考买单。 —— 来自一名武汉大学博士
2020年10月,一篇发表于《经济研究》的论文《学历的信号机制:来自简历投递实验的证据》,作者通过发送简历的通讯实验,研究了硕士学历毕业生是否因不同的第一学历受到招聘方歧视对待的问题。实验结果明确显示:硕士学历毕业生中,第一学历为非"211"院校本科的,比第一学历为"211"大学本科的,在初次就业中会收到显著更低的简历回复(低41%)。 早在2011年,《中国青年报》就进行过一项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7.5%的被调查者感觉到招聘中存在学历“查三代”现象,而且认为这种现象在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最为严重。
读研本就是为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不少人因为高考失利等种种原因,没有考到心仪的院校,于是早早就在大一做好准备,为的就是读研后能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而如今的种种歧视似乎如同裁判对你下的“判决书”:即使你先到达终点,作用不大,别人中途跑得比你要快!
从中不难发现人们对学历的焦急。人们对考研的向往,除了“知识GAIBIAN命运”的传统之外,更多的是对学历的渴望。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但是学历歧视的情况仍然是存在,清北处在鄙视链的顶端,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专科的链条依次形成,而如果想跳脱出现在的环境,最好的只能是出国。如果你真的没有考入一个理想的985,211,那么就去拼一个QS前500吧。如果你觉得英美费用太高,那么可以看看欧洲国家。很多家长给小编留言:德语好学吗?小编都会回答:不好学,但是即便是不好学,也就是努力学1年,总比你用10年的时间给高考买单好吧。没有任何一个大学是好读的。再不去冲QS,以前的QS前500都要回国了。 高考将近,Abitur考试马上也开始了,祝福所有要升入本科的学子,都能发挥超常,顺利迈出未来第一步。在线咨询(点击这里即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