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最新数据: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十所英国大学
2025.04.03
浏览
来源:
贵阳新东方前途出国
摘要:BPP大学、赫特福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等学校的留学生数量也位居前列,是留学生的热门选择。
-
整体入学规模收缩
- 总人数下降:2023/24 学年英国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为 290.4 万人,较上一学年减少 1%(约 3.3 万人),这是自 2019 年以来的持续下滑趋势。
- 本土与国际学生分化:
- 英国本土学生入学人数下降 1.2%,主要受 18 岁人口减少和经济压力影响。
- 国际学生总数下降 3.5%,但非欧盟学生占比提升至 25%,成为稳定因素。
-
留学生市场结构性调整
- 总量与来源国变化:
- 留学生总数从 75.9 万降至 73.2 万,降幅 3.5%,但中国(14.99 万)仍为第二大生源国,仅次于印度(17.3 万)。
- 欧盟学生数量因脱欧持续萎缩,较 2019 年下降 44%,非欧盟学生填补了这一缺口。
- 热门院校集中度提升:
- 伦敦大学学院(UCL)以 2.69 万留学生位居榜首,BPP 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紧随其后。
- 前十所大学吸纳了 42% 的国际学生,反映出 “头部效应” 加剧。
-
专业选择与就业导向
- 商科持续领跑:商业与管理专业以 59.56 万人成为最热门领域,较上年增长 1.4%,其中中国学生占比超 30%。
- 科技类专业爆发:计算机专业学生增至 19.21 万,同比增长 6.3%,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细分方向需求激增。
- 医学与社会科学稳定:医学相关专业(17.14 万)、社会科学(13.68 万)保持高位,反映公共服务和政策研究的需求。
-
政策驱动与市场反应
- 签证政策收紧:
- 2024 年 1 月起,授课型硕士和本科生被禁止携带家属,导致印度、尼日利亚等依赖家庭移民的生源国申请量暴跌(印度下降 31%)。
- 中国学生因以研究生为主(占比 59%),受影响较小,签证数量仅下降 4.6%。
- 脱欧长期影响:
- 欧盟学生数量较 2019 年减少 44%,部分高校(如考文垂大学)欧盟生源占比从 15% 降至 1.5%。
- 非欧盟学生学费溢价(平均 £25,000 vs 欧盟 £9,250)成为高校财政支柱,占比达 24%。
-
全球竞争与生源分流
- 美国市场波动:中国留美学生连续四年下降(2023/24 年减少 4%),部分转向英国,但印度学生在美增长 23%,加剧全球竞争。
- 新兴留学目的地崛起:加拿大、澳大利亚通过宽松移民政策吸引学生,英国需通过 PSW 签证(2-3 年工签)维持竞争力。
-
就业市场与技能需求
- 科技行业人才缺口:英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1490 亿,企业对 AI、网络安全人才需求年增 12%,推动计算机专业扩招。
- 商科就业韧性:尽管金融行业竞争激烈,管理咨询、数据分析等岗位需求稳定,吸引学生选择商业与管理专业。
-
中国留学生市场:韧性与挑战
- 申请策略分化:
- 本科生逆势增长(UCAS 数据显示 2024 年申请量增加 0.52%),G5 院校竞争白热化(如牛津录取率降至 15%)。
- 研究生申请集中在金融、计算机等领域,双非学生通过高均分(85+)和科研实习突破院校限制。
- 政策敏感度:
- 中国学生对签证政策调整反应迅速,2024 年赴英签证申请量下降 4.6%,但仍占国际学生总数的 26%。
- 部分学生转向香港、新加坡,形成 “多国联申” 趋势。
-
计算机专业爆发:政策与产业共振
- 政府战略支持:
- 英国数字科技人才计划(2022-2025)投资 7.5 亿英镑,推动 STEM 教育,T-Level 职业课程与亚马逊、富士通等企业合作。
- 创新签证(Innovator Visa)吸引全球科技创业者,2023 年批准量增长 37%。
- 就业市场驱动:
- 计算机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 £35,600,AI、数据科学岗位薪资溢价达 20%。
- 企业合作项目(如帝国理工与 DeepMind 联合实验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热门院校:头部效应与策略调整
- UCL 与曼大的竞争力:
- UCL 通过 “全球学者计划” 提供 50% 学费奖学金,吸引顶端生源。
- 曼大商学院(Alliance Manchester)推出 “技术 + 管理” 双学位项目,2023 年录取率降至 18%。
- 新兴热门院校:
- 赫特福德大学以高性价比(学费 £13,500)和伦敦区位优势,留学生增长 12%。
- 伦敦艺术大学(UAL)通过与奢侈品企业合作,艺术设计专业申请量增长 9%。
-
政策风险与应对
- 签证政策不确定性:2025 年大选后可能进一步收紧移民政策,建议学生提前规划,优先选择研究型硕士或有政府担保的项目。
- 学费上涨压力:高校计划 2025 年学费上调 4.6%,奖学金竞争加剧,需关注院系专项资助(如牛津罗德奖学金)。
-
专业选择与技能储备
- 科技类专业持续走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绿色科技(如碳捕捉技术)将成为新增长点,建议辅修数据科学或编程技能。
- 跨学科能力提升:商科学生可补充 Python、Tableau 等工具技能,理工科学生加强商业分析能力。
-
院校申请策略
- 避开 “过度竞争” 领域:G5 院校商科申请难度飙升,可考虑爱丁堡大学、华威大学等第二梯队院校。
- 利用 “保底校” 优势:伯明翰大学、南安普顿大学等对双非学生友好,均分 80 + 可冲击 QS 前 100 院校。
-
就业与移民规划
- PSW 签证充分利用:毕业后至少留英 1 年,积累行业经验,关注科技、金融、医疗等紧缺行业。
- 移民路径多元化:通过创新签证、全球人才签证(如高潜力人才签证)实现长期居留。
建议申请者密切关注院校官网更新,结合自身背景制定差异化策略,同时关注英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动向,提前布局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