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毕业季,昨天还在接受拨穗礼的学生,今天就要踏出校园涌入社会的洪流了。在线咨询(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当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阶段性选择。有的同学考研深造,有的同学求职就业,有的同学把目光转向海外,有的同学已经“被官宣任职”了……
2021年,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MIT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学院公布了2021年新任教职员工的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我们发现了两位中国留学生的面孔。
杨光宇(Guangyu Robert Yang),高中就读于人大附中,之后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2年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就读博士,18年拿到了纽约大学计算神经科学(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的博士学位。
目前,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神经科学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即将在MIT大脑与认知科学系(Brain & Cognitive Sciences)担任助理教授,并在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SCC)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担任联合职位。
Sixian You,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后赴美留学,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获得了生物工程硕士学位、生物光子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9年12月,博士毕业后的她在苹果公司从事光学传感技术研究,随后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
Sixian You在2021年年初加入了MIT的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SCC)的EECS系,担任助理教授。
多所美国TOP院校有中国留学生的身影
陈宇峰(YuFeng(Kevin)Chen),本科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应用及工程物理系,2017年获得了哈佛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2020年1月加入MIT,成为EECS系的助理教授。
目前,陈宇峰的工作重点是开发能够在空中、陆地和水里都能正常移动和运行的昆虫级机器人,以便完成一些灾难后的特殊搜救工作。
吴佳俊,本科毕业于清华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随后获得MIT计算机博士学位,2020年加入斯坦福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
陈丹琦,本科毕业于清华姚班,随后获得斯坦福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20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范楚楚,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2020年加入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担任助理教授;
陈杲,2012年赴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2017年去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继续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助理教授。2021年年初,陈杲回国加入中国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此时,他才26岁。
这些学生之前都和任职学校没有交集
为什么会被选中?
首先,很多美国大学都有这样一个传统,即反对雇佣自己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本校刚毕业的学生。理由类似于近亲繁殖对于研究机构的“血统”没有好处。
如果有可能的话,学校希望毕业生在回归母校之前,汲取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完成新的探索和突破。
其次,既然能拿到世界TOP院校的教授职位offer,就足以说明他们具备被权威领域认可的能力,以及拥有能够代表各自领域的科研成就。在线咨询(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MIT官网上公布有明确的助理教授招聘要求: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致力于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可以解决目前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寻求的候选人将在研究中提供灵感和领导力,在机械工程系积极贡献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教学,并增加学术界的多样性。
来看看在世界TOP院校任职的中国留学生,如何具象化这些看似“宽泛”的招聘要求?
陈宇峰的研究成果让他多次成为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焦点,他的研究论文数量也很多,不仅在《自然》《机器人科学》等全球权威的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布论文,还在2019年被评为福布斯30岁以下科学家之一。
陈杲曾在世界级平台公开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攻方向为1954年卡拉比教授提出的几何界核心问题之一——常数量曲率凯勒度量问题。其中,《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26岁教授攻克复微分几何世界难题”也因此冲上热搜。
吴佳俊在MIT读博期间,发表了数篇专业论文。从2016年至今,Google Scholar上显示,吴佳俊已经发表了63篇文章,被引用次数高达6889次,h指数更是已经达到了37。
范楚楚在UIUC就读期间,曾开发DryVR、C2E2、RealSyn三个工具,发表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近20篇。
大神的世界就是这么“魔幻”,他们不仅能够运用知识,还能分析研究,创造新知识;他们能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突破研究方向,扩大社会影响力,这些都是远远超越招聘要求的能力。
显然,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也可以从这些“大神”的履历中汲取经验。
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来增加就业机率?
1、培养逻辑思维
听了很多思维训练课,但遇到真正问题的时候,仍然无法解决?建议大家勤训练,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结构化、逻辑化,让好思维成为习惯。
海归求职外企时,通常会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以考察候选人的领导力潜能,以及能否成功陈述观点。有的学生以为在群体面试中,争取担任团队领导就能表现出领导能力,但事实上,学生需要积极引领团队去往正确的方向,才能体现领导力。
2、体验职场和创业
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比如创业,就不能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你抱着打工者的心态,就会要求得到很多,无法跟公司一起经历失败或者成功。
建议在校生们进行职场规划时,提前体验职场和创业。大家经历过职场和创业之后,就会对职业目标更清晰,对确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有更深的了解和判断,并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和家庭环境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个社会正在加速淘汰低学历者?
这个社会,脑力输出的竞争已经远远大于体力输出的竞争。现在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已经有了无形的“学历门槛”。国内大厂的应聘简历首先按照名校与非名校划分,就连福利补贴都有了“学历差异”。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有不断学习提升,才不会被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浪潮所淹没,在从事的行业中真正立足。外表或者噱头确实能让人在短时间内走得快,但毫无疑问,学历和专业储备能让人走得更远。
某乎上曾有这样一个问题“学历到底能决定什么?”
其中一条答案说:“看事情时,专科看表面,普本找原因,重本找痛点,硕士找痛点产生的原因,博士找解决方案。”
虽然事无绝对,但拔高的知识库和阅历除了能带来更大的平台和机会之外,还赋予了一个人深度思考的能力、宽广敏锐的视野和更优质的人脉环境。
在关乎未来的目标中,希望大家都不要放弃努力!在线咨询(点击这里即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