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不停,录取不停,恭喜来自厦门的林同学获得全美排名22的里士满大学录取!(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录取院校:里士满大学录取时间:2022年申请人语言成绩:托福106综合排名:全美排名22代表性奖项:约翰洛克论文竞赛 Commendation Prize模拟联合国 Best Position Paper芝加哥大学远程科研论文发表
案例分析
1
前期规划老师说
林同学非常有目标感,标化成绩从一开始的80多分,到一步一步提分到106,能够看出他的韧劲和坚持,并且他的主动积极性,沟通交流表达能力都很好,他喜欢历史,热爱哲学,非常的特别,。在申请季中,我跟林同学交流很多,从活动背景规划到选校策略,各种学校录取数据分析…他都保持一个很好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头脑清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没有被周围的人事物打乱节奏。我认为这是申请美本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
2
文书老师说
七月份和林同学第一次见面,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就发现他的目标十分明确。林同学知道自己应该参加哪些活动来让自己的简历突出重围,并且他所参加的活动和自身的人设也十分相符。后续在主文书和附加文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沟通、探讨、修改。林同学的主文书初稿更像一篇学术报告,写的内容很有深度,但我看了之后认为招生官没法通过这篇文书来认识林同学。在我的建议下,林同学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把自身的行动和细节加入到主体内容里,让文书更贴合自身,而非一篇缺少生气的报告。我们前前后后对主文书的修改不下十次,更有多次把主体内容全部打乱重来,虽然过程比较艰辛,但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就都值得。(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3
学生说
标化:标化是申请中很重要也很基础的一项,包括托福,SAT,AP,可以说,他们可能决定不了你的上限,但是可以决定你的下限。我标化的出分其实是比较坎坷的。我从初三的暑假开始学托福,我还深刻地记得我第一次学完托福后的正式模考阅读只有4分,听力只有5分,加上口语写作可能总分只有不到40分。然而那时候其他的同学们均分已经接近90分,这让我倍感压力,也意识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之大。于是从最开始的背单词开始,从2020年1月疫情开始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坚持背至少150个单词,尤其是网课期间,因为个人的自由时间多了,背单词的时间也多了。从最开始的高中的英语单词,到四六级词汇,再到托福SAT词汇,我认为这些词汇的背诵对于我后来英语水平及托福成绩的提升打下了重要基础。然而因为高中以前我的英语基本是为了对付学校学习的应试性英语,也由于国内普高英语学习使我很少有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口语和听力,我的听力和口语是我一直以来的瓶颈,也因此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卡在80-90分的分数段,一直到去年7月,靠着我在这期间反复地精听去练习听力和复述加强口语,总分才突破到了100+。我认为,对于托福的阅读和写作,只要重要的单词和短语背到位了,自我整个思维的logic比较顺畅,其实高分不会很难。但听力口语反而是一个长期工程,刚开始练一段时间,可能并不会有多大的提升,但就像老师们说的,一直坚持精听复述,在突然有一个瞬间,就像突然获得了灵感一样,你突然间发现自己好像听的懂了,也说的更流利了,这个瞬间就是你蜕变的瞬间。我就是从2月到7月之前,在学管郭师傅的监督下,每天至少精听复述2个小时的托福听力lecture和conversation,加上回家不断录音口语,听力口语才总算提升到了一个可以看的分数。然后再简单谈谈SAT和AP,SAT因为今年很多学校还是延续去年的政策(test optional),所以并不是一定要交SAT,我因为疫情去年只去新加坡考了一次,然后考的也不是很好,就没有交(因为交了反而可能会拉低自己的水准)。当然,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好的人,如果托福出分的早,还是建议去把SAT考出分,毕竟现在国内留学也越来越卷了,虽然疫情,但是去考SAT且出分的勇士不在少数,有SAT还是很有优势的。AP的话就类似附加分了,其实影响没有特别大,当然有也是比没有好。难度的话其实理科就比国内普高理科稍微难一点,文科的话有托福SAT学起来也不会特别费劲,而且建议去学习一下美国历史,不仅对SAT阅读有帮助,而且可以更深刻的了解美国的一些文化和思想上的东西,对后来写文书时想传达的去吸引国外大学招生官的思想以及价值理念都有帮助。 图为学生在新加坡考SAT
活动和奖项:活动的话我觉得最大的要点就是要显得高大上,有噱头,然后比较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自己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要选的专业更好,来综合塑造你的个人形象。如何描述非常重要,毕竟活动是你自己做的,招生官是通过你的描述来了解你做的活动。比如,你只是和朋友出去喝了几杯奶茶,但在描述的时候,你可以说你这个活动是你发起(体现领导力)并带领同伴在品尝奶茶的同时思考奶茶背后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学术),奶茶的起源和当代社会人们爱喝奶茶原因,或者奶茶背后暗含的现代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兴起(瞎掰的)。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显示出你这个活动背后是有蕴含你的深度思考和见解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其次,奖项的话也是一样的,要尽量有噱头,那种校级的奖项就可能没什么意义了,最好是知名国际级的奖项,然后也最好契合你的专业,像Pioneer,AMC,John Locke Competition,New York Times,MUN之类的比赛都很建议参加,他们不仅能体现你的学术能力,还可以成为你重要的文书素材。
图为学生参加模联活动现场
文书:文书部分分为主文书和小文书,小文书的话我重点讲一下Richmond的文书。文书也是体现你个人思考和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主文书素材源于John Locke Competition,写的是我参加John Locke competition去写一篇关于性别构建的论文,从中学习并了解了女性的marginal history以及男女不平等的历史起源,引发了我对性别平等(美国主流价值观,招生官审美点)的思考以及站在男性的视角对男女平等的呼吁以及行动。这篇主文书我大概改了不下10次(大改小改都有),包含了我的专业和学术方向(历史哲学政治),我对social justice方面深度思考,以及具体行动,算是一篇非常契合招生官招生官审美的文书。当然男女平等的素材在当代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估计有很多人都写过这个素材,尤其是女生,但是关键是在切入点,我的切入点相比于女性阐述自身收到的不平等遭遇来说,可能会相对独特。且这篇文书我本来写的非常学术,像是篇论文,在文书老师的建议下,才添加了很多自己的actions的细节和修改了衔接的连贯性,让这篇文书的叙事性和真实性更强,而非空洞地喊口号。关于Richmond的文书,有三个可以选择的题目,我选择的是social justice有关的题目,写的是我观察到的社会上age discrimination的现象以及之后我的思考及行动,再一次,写了美国招生官(尤其是主流的左派)很喜欢的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呼吁和行动,也间接体现了我的领导力和对未来大学社区的促进作用。我还想强调,虽然美国大学有类似的审美(leader, diversity, social justice, the third world....),但是不要盲目去迎合招生官的喜好,这样只会让你的文书失去个人色彩,应该巧妙的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自己的文书中,让文书不仅能彰显自己的独特性,还能打动招生官。另外我想说,写文书一定要趁早,我是7月底就开始主文书的创作了,所以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修改,标化没出没关系, 我也是文书写完才出分的,所以时间规划很重要!9 月10月才开始写,一定会来不及的。(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古田村镇做调研及乡村保护项目
总结:UR的录取其实是在我意料之外的,因为UR每年在国内招的很少,而且我的标化远远不如别人,我觉得可能是我的活动背景和文书让我赢得了UR的offer。
最后我想谢谢曾经指导过我的所有老师和我的父母,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不可能可以顺利申请!
4
家长说
他当时中考没有考好,我就想在国内录取知名大学应该是比较难了,比如厦大可能都很难。我有同学在国外,我也充分了解了国外的情况,就鼓励他出国。孩子一开始是不愿意的,后面我让他初三暑假先去学个托福。他在学托福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了国外的教育体系,也很受到鼓励,就逐步愿意走上出国留学的道路,后面就非常主动,自己会安排好自己的计划。这也是孩子自己的福气吧!我和孩子一起看了里士满大学的视频和介绍,真的这个学校软硬件条件都太好了,就期待孩子未来的发展吧!
(点击这里即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