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网络上又开始讨论一个万年老梗:
学历到底重不重要...
废话!当然重要,不然我们还那么拼命考雅思干什么...
在中国经济历史上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叫资耀华。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金融,毕业后回国就职,
1928~1950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担任重要职务。
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则是现上海银行的前身。
另一位对中国娱乐业和电子竞技业有相当影响的人物,
被誉为娱乐圈纪委书记和国民老公的王思聪,也是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毕业生。
留学未必会对每个人都有用,但它一定会让你的人生发生些改变。
学历,证明了你的过去
国内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一直拿乔布斯、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举例,
暗示大家放弃学历,踏入社会下海创业。
这样的案例并不具备参考性。
据Angellist网站曾报道,在获得风险投资的美国创业团队中,
75%的创始人都有学士以上的学历。
当我们轻信别人的鼓吹之前,是不是应该做一些简单的调查呢。
对于天才来说,学历的确不重要。
可成为天才的几率并不比中彩票的概率大多少。
用学历证明自己过去的努力,
哪怕证明你有一颗聪明的大脑,也是性价比很高的事。
我的大学室友玟璐,是一个非常有“考运”的人。
她在我们班里成绩始终处于中上水平,也不属于特别刻苦学习的类型,
但从没见她成绩掉出过班上15名以外。
我曾为这事专门请教过她为什么,她说:从小就觉得学习并不难,
老师说的知识点听一遍就理解了,加上记忆力出色,
拿个高分对她来说向来很轻松。
这是模仿和羡慕不来的。毕业后玟璐去了北京的一家外企工作,
凭借自己记忆力强,学习能力出色,很快就担任部门经理月薪2万。
未来会如何不好说,但她一定不会过的太差。
站在当下来看,学历的确不是玟璐拿到高薪的唯一筹码,
可回到毕业那会,学历却是她初入社会最重要的资源。
你手中的资源,决定了你的薪水高低
大家一定要对薪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薪水高低从来不是由学历决定,而是看企业有多离不开你而决定的。
对一家企业来说,资源才是它的命门。
资源包括客户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
能带来价值的都是企业的资源。
而对应届生来说,企业并没有那么离不开你,
所以在招聘应届生时,HR只能筛选他们的能力和学历。
能力代表着可以做什么,
学历代表着学过些什么。
这两点是职场新人的唯一资源。
我相信99%的应届毕业生都不会有行业人脉,
也很少有真正的从业经验。
所以决定高薪的两大资源:人脉和经验都是空白。
而企业招聘拼的是效率,CEO要求HR的是最短时间找到最合适的人才,
只有能为公司带来效益的那叫人才。
你看工作7、8年的销售总监往往收入百万,
原因就在于现有资源可以立即为下一家企业带来巨大收益。
因此人脉和经验是职场的硬通货,它恰恰又是应届生所没有的。
没有了硬通货,就只能比软通货了。
国内许多同学削尖脑袋要出国留学,
就是想为自己镀上一层金。
先不管你有没有真正掌握到国外先进的知识,
但至少你的学历已经被HR注意到了。
这就是应届生的资源,你说学历重不重要?
比学历重要的,是你的学力
学力,就是学习的能力。
它有点类似手掌的握力,是一种越练越强的东西。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要是成体系,
没有体系的知识,只能叫做chunk。
而碎片化学习到的知识恰恰全是chunk,
所以我个人也比较反对过度的碎片化学习。
它会让我们误以为自己会了,懂了,行了。
可一上手发现原来不行,
于是又开始寻找新的知识,奢求以偏概全。
拿写作来说是一个道理,
烤鸭中从来不缺少努力的动机,
但只有少部分人思考过如何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比如上一篇文章加了好多连接词,段落也有观点和解释,为什么还是整段“垮”掉
我提到主体段落的观点句要strong,这样可以避免段落松垮的问题。
能有多少同学真正花时间去找出过去的文章,逐个对比呢?
翻看自己写过的文章是一件很违反人性的做法,
可效果却特别明显,
它是我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反复优化而得到的一个方法。
我希望每一位烤鸭,都能从写作这件事上掌握提高学力的方法,
而不仅仅是考过而已。
培养出这种能力,对你未来出国留学,回国就业都会帮助。
这才是我想带给大家最大的价值。
总结
学历,是我们知识体系的一张证明。
你的知识有没有真正形成体系,只有你自己知道。
不要为了学历而学习,而要把学历当作一枚勋章。
一枚你在学海拼杀多年,并成功上岸后的荣誉勋章。
这样的学历,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东西。
为了尽早获得海外荣誉勋章,还不赶紧去努力备考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