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这位同学
基本情况: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学专业,GPA 85/100; TOEFL 104; GRE 320
录取结果: 印第安纳布鲁明顿(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博士全奖+26000 per year
北卡教堂山(审理中)
匹兹堡大学(审理中)
早下手,是我们整个美国部同事异口同声给出的答案。海投套磁信,不放过一丝生机。
经过几番沟通后,小宗不断提醒着我,老师您得明白,南药(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和北药(中国医科大学,沈阳)最大的区别就是,北药实验少,理论多。我们没有那么多实验支撑。所以,这位同学给我的简历不免显得苍白。虽说要早下手,海投。可是我们套磁信里写什么呢?没有过硬的实验,没有发表的论文!困难重重。
开始,想走些捷径!因为这位同学科研经历不是很足,想劝他往药化上申请,毕竟很多学校的药物化学专业并未设置在药学院。无耐,出身在药学世家的小宗,父母都是目前有名的临床医生,小宗耳濡目染,有很清晰的职业规划,目标坚定。
药化的申请方案被否定后,战斗才真正开始。搬出来我们几年来的积累,找到了前两百名学校中提供药理,药剂专业的所有学校的名单。从排名靠前的南加大,密歇根安娜堡到100名以后的天普,肯塔基,我们不想错过好的机会打算各个击破。并且给小宗布置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从我给的链接中选出接地气的教授,同时认真备考GT。
几番讨论,我们从芜杂的对话和资料中整理出小宗的优势点:
1. 出身药学世家,从小就开始认各种药物,并且兴趣浓厚。
2. 3年几个暑假医科大学附属四院的实习,让小宗有了不少临床经验,与校园里其他同学相比,小宗更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的使用及个体化用药原则,不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与禁忌等等
3. 简单整理了校内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型实验
4. 小宗今年8月份刚刚得到在医大二院研究室做Research assistant 的机会,会跟那里的教授做关于纳米粒的研究,并且有可能发表文章。
抓住这几点,我们的套磁信开始不断的发给各个教授!收到的回复却是寥寥无几即便有回复,也是打官腔似的告知正常提交申请。还记得明尼苏达双子城,印第安纳布鲁明顿以及罗切斯特的教授发过来热情洋溢的回复的时候,我和小宗当时高兴的仿佛offer已经拿到手了。
有了学校的回复,我们也就抓住了该重点把握的几个学校并最终重点锁定如下几个学校
1. 明尼苏达双子城
2. 匹兹堡大学
3. 印第安纳布鲁明顿
4. 德雷塞尔大学
5. 北卡教堂山分校
6. 南加大
7. 天普大学
9月中旬了,这位同学的GRE和TOEFL 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我们的文书也在紧锣密鼓。不断的跟小宗沟通他们实验的进展以及她在实验中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同时,我们不断的寻找着小宗的论文和我们所选教授研究领域可以碰撞的地方。最初简历,推荐信定稿。然后,根据每个学校的特点反复修改个人陈述以及研究计划。。。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是罗切斯特的一篇记述自己学习英文的经历的文章。我和小宗都聊到了儿时学习英语的小趣事。
11月中旬,我们已经把重点考虑的几所学校递交完成。然而,忙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杳无音讯的等待。准备完7所重点考虑的学校。。小宗仍然忐忑不安。一想到他的大学神去年居然有全聚德的结局。小宗时不时的会跟我讲要不要再加几所学校,要不要再加几所学校。虽然我嘴上不断的安慰小宗,其实心里也焦躁不安。毕竟这是和美国药学院,医学院的较量。
双子城的教授邀请我们申请的邮件热情洋溢。可是,申请提交后,跟学校的再次沟通却并没有换来积极的回复。正当我们考虑继续突击其他学校的时候,印第安纳伯明顿的面试邀请来了。。此时已12月中旬。
从发出面试通知到最后的真正面试,我们只有2周的时间。。
再次陷入忙碌状态,我们搜罗了各种面经,反复研究跟该学校该专业相关的信息,包括课程设置,教授背景,以及一切学校能提供的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
面试却超乎想象的顺利,问到的几个跟小宗最近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自然难不倒她。在面试的最后,这位同学直接被问到做TA想教哪一科。
听他描述这样的面试经过,我们都很轻松,似乎可以坐等offer。
果然,1月13号。那个难忘的日子。那时候已经半夜11点多。。无意中点开了那个邮箱!哇,印第安纳布鲁明顿,全奖录取!夜深人静的时候,那声尖叫不知道是否扰民。但是我整个人已经飘起来了,迫不及待,半夜便和小宗取得了联系。异常兴奋的两个人,仿佛都忘却了那时是半夜。
下面的学校依然在继续的跟踪中。我们都期待有更好的录取。
文:美国资深文案老师-吕金萍
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