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向来是中国人崇尚的传统美德,也代表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中的“顶梁柱”基本都是父亲,父亲多半是在外打拼支撑怎个家庭的经济;而母亲多半是负责教育孩子,照顾家庭。甚至有的家庭父母都在外打拼,远离孩子。在澳洲你基本上是看不到这种为了赚钱与家人分离的现象,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澳洲良好的福利政策,在澳洲有很多全职妈妈,他们大部分都是从怀孕就辞掉工作,专门在家休养和照顾孩子。这期间的家庭开销不仅通过父亲负责还有政府买单,从2015年7月开始澳洲工作的女性可以得到6个月的全额带薪产假,孩子出生后的baby bonus,终身免费的医疗和教育制度。另一部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澳洲人本身的“Home Sick”,他们绝对不会为了赚钱与家人分隔异地,“Family Together”才是他们奋斗的动力。
在澳洲人眼里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妈妈的责任,也是爸爸必须参与的。虽然澳洲有很多全职妈妈,但这不代表爸爸不参与孩子的教育。相比中国,在澳洲放眼于街头、游乐园等地,你会发现都是爸爸们推着婴儿车、抱着宝贝、牵着孩子一起走的“澳洲奶爸们”,甚至在一些男厕还设有婴儿尿布换洗台。很多初到澳洲的人都会对澳洲奶爸们很佩服和震撼。因此像“爸爸去哪儿”这样的节目在澳大利亚是很难引起热潮的,因为澳洲奶爸们一直都是在“爸爸去哪儿”的生活中。
“别人家的孩子”一直都是中国家长用来教育孩子争强好胜的一种模式。而澳洲人从来不会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榜样拿来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因为他们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澳洲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孩子较为宽容,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是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绝对是理解而不是埋怨责怪的,因为他们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