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西方教育体制存在显着差异,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学生在时间观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确普遍存在不足,加上对国外教育体制了解甚少,这些不足与缺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名校之路。
由于中西方教育体制存在显着差异,长期应试教育形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学生在时间观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确普遍存在不足,加上对国外教育体制了解甚少,这些不足与缺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名校之路。
美国学校录取要求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能力和独立性。申请人要依照自己的条件与能力进入最合适自己的学校,不仅要考虑学校的师资和硬件设施,还要根据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也需要考虑所在地区的环境气候和生活习惯等。
美国学校的学习气氛和环境竞争性强,压力大,这就需要中国学生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自我评估过高会浪费大量精力财力,自我估计太低又会失去进入好学府深造的机会。
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学院主要包括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和附属巴纳德女子学院。由于各个学院性质不一样,录取难度也不同。2009年哥伦比亚大学文理学院的录取率仅为7.9%,工程学院的录取率为23%,而巴纳德女子学院的录取率则在34%以上。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学院。比如,哥大文理学院采取一对一导师制度,录取难度非常大,在全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其开设的核心课程需要学生通读英文原着的西方文明史,每天都要读200页以上,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批判精神,因而录取的都是在成绩、潜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学生;如果学生认为文理学院难度太大,可以考虑工程学院;各方面条件一般,又想去哥大的学生,则可以考虑巴纳德女子学院,申请难度小并且可以接受同等教育。
申请材料是学生给校方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要求申请者写作时,在把握好整体结构的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关键要突出个人的特殊情况以及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如优势、特长和是否参加过一些校内外活动等。撰写材料一定不能完美主义,否则显得不够真实,但也不能千篇一律,落入俗套,也就是常说的要“出彩”。可能就是一件小事,但真实、动人也能反映考生的语言能力、思想品质、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