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观看冬奥会开幕式和赛事的小伙伴们一定会发现,开幕式是用三种语言播报,分别是法语、 英语和普通话 。同时,赛事现场播报的时候都是先用法语,紧接着再用英语复述一遍,这样的规则贯穿奥运始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立即咨询】
那是因为法语是国际奥委会的第一官方语言。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第23条,所有标志、文件和公告都必须使用双语: 英语和法语。
国际奥委会成立于1894年6月23日,是由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起成立,后来顾拜旦被尊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正是1892年于索邦大学(当时为巴黎索邦神学院)大礼堂首次公开提出恢复奥运会,并把范围扩大到全世界。1894年,顾拜旦致函各国体育组织,邀请12国的代表参加6月16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大会。会议决议每四年举行一次全球范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成立,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并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
这样的历史原因形成了法语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白无误地明确:其中第24条规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两种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又补充规定“如出现歧义,以法语为准”。
同学们是不是无形之中,对法国这个文艺而浪漫的国度又增添了一分兴趣。而上文中我们谈到诞生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索邦大学,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它又是什么样的呢?
索邦大学(Sorbonne Université),由巴黎第六大学与巴黎第四大学于2018年1月1日合并而成的新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由三个院系组成(Lettres-文学,Sciences-科学和Médecine医学),拥有55300名在校学生、6400科研人员及3600行政技术人员。索邦大学致力于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创造力、创新性和开放性,在2022年最新QS世界大学排中,索邦大学位居第87,古典文学专排全球第6。索邦大学文学院拥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257年成立的索邦学院,是法国最负盛名的文学院之一,也是文学,语言,文明,艺术以及人类和社会科学领域最大的学院。索邦大学的科学学院继承自巴黎第六大学,是法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拥有超过125个研究所和实验室,其中大多数都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有合作关系。
索邦大学共有33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以及图灵奖得主。特别地,在7位菲尔兹奖得主中,6位在巴黎科学学院完成博士学位或留任教授研究员,是索邦大学主要的师资力量。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