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高考已经过去了那么久,为什么每一年高考来临的时候,人们却都在怀念它?
高考,对于我们而言,仅仅只是一个分数,然后把我们分配到不同的高校吗?其实不然,高考对我们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很多人把高考视为一个“成人礼”,因为通过这次经历,他们收获了很多向上的品质,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
当人们越来越强调“遵循内心做自己”时,新的问题出现:如果我们不认识自己,做自己就无从谈起。
西方国家大多推崇辩论文化,思辨的背后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展示,这离不开一个开阔多元的世界观和输出观点的终身练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仅仅传授知识点,培养孩子观察事实、形成观点、提出合理质疑的思维模式十分重要,因为这样可以“练习”孩子对外界事物和自身的判断动力和能力,进而不断认识自我。
因此在美国低龄教育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驱动教学法)学习模式在美国中学收获着很好的反响。这是一种以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刻意练习”,课堂上学生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寻找解决方案。一些比较害羞表达观点的学生,在讨论氛围的带动下中,逐渐形成了不依赖老师家长独立做决定的自主能力,收获了自信心。
这类问题驱动教学法有一个共性,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其思维一直处于stay hungry stay foolish的探索和成长模式,进而感知自我,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
我们在感慨国外孩子很小就独立、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这背后的机制——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教育为孩子提供了自我认识的指导工具。
例如日本初高中盛行的社团活动,学校通过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体育与文化项目选择,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身天赋和个性的兴趣爱好。
特别的是,社团集体成为了一个培养学生专注、合作、协调等精神的“小学校”,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栽种有益于未来人生的品德素养,使得孩子们在课外生活中能获得诸多成长。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在兴趣爱好中找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目前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表现优异的大谷翔平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的成长环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成才的标准也绝非只有成绩单。有益身心的课余爱好,会不断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价值感,由此树立的自信心也能影响至学业、交友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基于兴趣的学习也能使人长期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这对于勇敢尝试新鲜事物、开发自身潜能和收获新的自己大有裨益。
教育是帮助每个人成就自我,这与自由的真谛不谋而合,即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能审时度势活出真实的自我。而实现自我的前提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以及具备一定的规划能力和承受压力的心态。这些综合素养的形成,其实在步入社会前,在学校里、课堂上就可以重视起来先行培养。
国外的一些优质教育模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多元化,以及对孩子身心灵的多维关注,国内一些学校也在积极借鉴学习,因材施教,探索符合中国孩子的成长路径。
在北京赫德双语学校中,VCA(Voice Choice & Agency,个性突破时间)学习项目深受学生们喜爱。学校为学生安排了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课后课,涵盖科目学习与兴趣探索,并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们,鼓励其按自己的兴趣决定这一个半小时怎么度过,以及达成什么目标。
这是一种安全而丰富的选择机制,引导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自己的热爱,进行有想法而不是盲目的选择,相信这样也能更趋向于真正的自由理念。
教育的目的本不该局限于升学这个范畴,十几年寒窗学习也不是仅仅只为通过考试,然后再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
身心成长是可以同步培养的,如果一个人了解自己,那么他在迎接生活中的挑战时会多一分笃定,少一分迷茫;面临困难时多一分思考,少一分忧虑,幸福感也会更高。
这样看来,教育该发力的方向应以终身成长为导向,如此培养的孩子,相信无论在怎么样复杂条件下,会具备明确内心所需、冷静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心态也会把磨炼转化为成长的祝福,并抵达向往的生活!>>【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