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就读于SPS(St.Paul'sSchool,美国圣保罗高中),这里的美国孩子们很有趣:他们不跟你勾心斗角,但是每个人都会背后议论每个人;他们不根据有钱与否评判你的人格,但所有有钱孩子都在一起玩儿;他们没有种族歧视,但是这个年级最核心的小团体里都是白人;他们不依靠成绩评判你,但大家都对成绩好的孩子报以某种敬佩之情;他们单纯,但他们在很多地方想的比中国人还多……作者在与美国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收获的成长与改变。以下是作者的讲述:>>点击进入美国留学频道
我就先从和美国孩子打交道说起吧。
【立足】
到美国的第一周,因为常和同学开玩笑讲笑话,我居然在年级里口口相传成为了一个“coolguy”,也几乎成了全校最popular的九年级学生,这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出国前就听同学说,在美国交朋友有两种方法:nice和cool,我们还笑说到了之后只能走nice路线了,因为细想一下,咱中国孩子体育不强、人家又不看重学习成绩、咱能不能听懂人家说话还不一定,哪儿那么容易交朋友?所以估计只能靠逢人便笑的nice路线了。
结果没想到,到了之后,我这点儿英语不仅完全能应付和美国孩子的交流,而且居然他们对我的笑话还很感兴趣,大家评价我“很funny”;其实我也没讲什么高级笑话,很多都是从中国生搬过去的,但美国人居然还挺喜欢。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从未想过,自己出名不是靠学习成绩或是nice,而是靠funny,靠cool。第一周在SPS的社交生活打得我这个屌丝措手不及,谁想到我能在SPS成为一个coolguy?!
当然,出名就会有代价,靠嘴出名更会有代价,俗话说“祸从口出”嘛。在国内,我写写博客,有人爱听有人不爱听,赞的骂的都有。在美国更是如此。一个中国孩子,话说多了,肯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待见。到后来,我说话还惹出了全校两个男生团体的骂战,这是后话。
这时候,一个中国大哥哥过来跟我说,funny要有度,否则以后人们就会把你当成小丑看待。我一想,还真是,或许被人当成小丑、说话没人重视,比不出名还差,这个局面真是太可怕了。大哥哥的话引起了我的警醒,于是,我在SPS过的第一周,以被人簇拥开始,以自己在房间中的警醒结束。我赶紧给父母打电话,又去找老师聊天,吸取各方意见;同时也去问一些关系较好的美国同学,听听他们的意见。最后我决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完全消失。于是,我每次都自己坐在食堂的角落里,也切断了与他人的任何交流,几乎与外界隔绝。这一周的冷处理,让我funny的劲头缓了下来,不过可惜的是,没有抓住最黄金的前两周时间结识同学。
现在想想,在美国的最先三个月,先不说学习,在社交上一定得明白美国人是什么规律。去美国前,我给自己定的适应期是一年,当时心想,一年能把语言、学习、同学交往适应好就不错了。结果没想到,第一周就适应得过于好了。这时候再怎么办,就要走修正主义路线,及时调整自己的节奏和步伐。
【反思】
经此一役,我发现了在美国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反思。这优先于一切所谓和美国同学的交流、展现人格魅力、搞好学习成绩等。因为,如果不反思,就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反思可以是自己反思,也可以是倾听他人点出自身问题,但无论怎样,都要随时随刻听取来自各方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中国大哥哥,他点出了我不应该太funny,更点醒了我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在过去三个月里,每天晚上我都会拿出一些时间发呆,反思自己的同时,也琢磨一下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现在想想,琢磨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
在美国,身在异乡,独自一人,虽然非常渺小,但也容易自我膨胀;反思帮我认清自己,琢磨帮我认识别人。
到了美国,父母不在身边,遇到问题帮我出主意,也顶多是基于电话里的描述,多数事情还要自己扛、自己想。当然,到美国是学真本事,如果天天光想着人与人之间的这点儿事儿也不行。我的意思是,要在美国融入和适应,就要以异常清晰的头脑和思路进入其中。因为从我三个月经历的事情来看,在SPS这样的高中学习生活,绝非单纯的nice、cool或者开朗便可以的。美国孩子也不都是单纯小天使,问题会接踵而至,不思考,是不行的。我慢慢讲,或许大家就会理解了。
【名声】
在SPS,500多名学生,按照学校的官方宣传基调说,是一个intimatecommunity,关系紧密的社区。确实,今天发生一件事儿,明天全校就都会知道,速度甚至比这还快。大家都会谈论身边的人,那些有名的人,那些他们讨厌的人,还有那些他们喜欢的人,等等。在这个大环境下,“说小话”是很正常的,而名声也就成为了环境的产物,变得至关重要。你可以不去谈论别人,但肯定避免不了别人谈论你;你可以不传小道消息,但一定要知道人们在传的小道消息是什么;你可以对所谓名声好坏有自己的看法,但你一定要知道大家眼中,谁名声好谁名声坏,你自己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境遇。不要自己推测或臆想,因为你再怎么自己想也没用,还不如去通过不同的消息源搞清楚形势。
到了一个新环境,我越发意识到两点的重要性:搞清这个环境的规则、搞清自己的位置。
基本上,我一开始时就没搞清楚很多规则。比如,在Facebook上,我一开始就like(赞)所有好友发的状态。我以为这是友好的表现,结果发现美国人根本不喜欢这样。在美国人眼中,like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赞”,而是代表着你站的队、你的立场、你跟的人。其实在一个社交网络上,美国人想的远比我们在QQ空间和人人网里多。这是后话。
虽然SPS是个很小的社区,只有500多人,但美国人的习惯就是谁都认识谁,不像在中国,我能认识几个班的同学就已经很多了,更不要提整个年级或整个学校了。人数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习惯。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搞明白这个体系的运转模式,并不是为了以后干什么,而是说不能两眼一抹黑。
【修正主义路线下的自己】
到美国是为了什么?为了学习。学习并不仅仅是数学英语,也有美国人这个群体。和他们打交道就需要按照他们的路数走,这时候我们多多少少会被改变。但具体对于我们自身改变多少、如何改变,这又是另一个话题。
保持自己的本真,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则。没必要说美国人爱听的内容,但完全可以按照美国人爱听的、乐意接受的方式去说;没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时不时想一想“我现在做的是不是对的”也未尝不可。最重要的是别忘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别忘了自己要什么、来美国的目的是什么。对于那些美国孩子,没必要迎合,重要的是强大自己,让美国人服气。
【价值观】
这时候我又突然想到了当年在国内被炒得热火朝天的三个字:“价值观”。
很多人不把孩子送出国,说是因为“价值观没有成型”。那么好,我只能说,我在美国呆了三个月,我的价值观、世界观、家庭观、婚恋观,还有你能想到的任何观,都被颠覆了。我突然意识到人的价值观从没有定型一说,在另一个世界面前、在另一种生活方式面前,是多么脆弱。
为什么我们要出国旅游?因为我们要开阔眼界、我们要寻求一些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旅游回来时都会说:“人家国家真好”、“这真不一样”;而其实这时候,我们对于很多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已经改变了。说小了叫看法,说大了就是价值观。
人的一生观念都在改变,我的爷爷奶奶一直认为我出国是受苦,直到我前几天回去看他们,他们看到我长高了、身体变结实了、更开心了,他们才相信美国人没有“虐待”我,在帝国主义国家学习没什么不好。这么大岁数的老人观念尚在改变,更何况孩子。我要公开承认,走之前我的价值观没有定型,出去后我的价值观改变了,而且是往好的方向改变了。
如果说因为价值观没定型而出不了国,这是太可笑的理由,因为我从根本上质疑人的价值观是否定型。当然,那些固步自封、闭门造车的人是的。
那到底因为什么而限制了出国学习呢?除了各家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外,主要就该是自理能力、学识积累、为人处事能力等等。而对于这些能力,我觉得是一个正常的十几岁青年已经应该具备的素质,而只要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能力,一个青年便可以在国外独立地生活;同时,反过来看,如果不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能力,也便不是其他人的问题,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的问题了,而这更赖不上“价值观”三个字。
【步入社会】
国外并不可怕,除非一个人不想好好学习、只想整天游手好闲花老爸的钱,否则,他就肯定能学到知识、学到本事、变得更成熟。国外并不可怕,我都笑着、活着回来了,还有谁不能呢?
美国孩子也是十几岁出门,有的因为离家远,感恩节只好在学校附近的同学家中渡过。他们也没有父母陪伴,必须一个人独立地生活着;尽管大家会说国孩子的种种不同,但我觉得本质上都是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地方求学。
学完三个月,看着我自己的改变,我被震惊了。回想三个月来我所经历的,我发现这和步入社会没有什么不同——也是和老师、保安、美国同学、中国同学、韩国同学等各种人打交道,也是一个人打理自己的生活。在美国生活是很磨炼人的,我无比感谢这个机会,因为这就相当于提前8年步入了社会,让我一个人去摸爬滚打、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切。
美国留学推荐:
2014年USNews美国研究生专业排行榜
专家教你如何申请美国名校本科?
中国人多的美国高中好不好?
国内高分生为何申请美国名校失败?
想了解更多美国留学最新动态,您可以点击美国留学频道了解详情;或者拨打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热线010-62605599转美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