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考研考生正在焦急等待国家线公布。再创历史新高的180万人次考研的激烈竞争再一次显示就业形势的严峻。有专家表示,国内考研若失利,不妨出国读研,考取更高含金量的文凭。
国内读硕士PK国外读硕士
在国内读硕士优势:学习生活环境变化不大,学费相对低廉,语言门槛没有那么高。
现阶段国内研究生不足:
1、国内考研竞争日趋激烈。
2、文凭的含金量和学历受企业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受质疑。
3、欠缺实际操作的训练和职场实践机会。、
在国内读硕士研究生的优势是显然的,学习生活环境变化不大,学费相对低廉,语言门槛也没有那么高,但是文凭的含金量和学历受企业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受质疑。扩招给高校研究生教育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紧张,包括师资力量、科研设备、经费等,另一方面是生源门槛降低,学生整体水平下降。这对研究生的就业也带来影响。
国外读硕士优势:扩大国际视野,思路更广阔,学校很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国外读硕士不足:
1、学习生活环境变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挑战;
2、学费生活费成本较高,动辄十几万元的费用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
3、语言门槛高,单是雅思、托福等考试备考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
国外读硕士,虽然可以扩大国际视野,但学生面临的挑战更大:学习生活环境变化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挑战;学费生活费的成本较高,动辄十几万元的费用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语言门槛也高,单是雅思、托福等考试备考也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
各国读硕士基本情况
每个国家在教育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凭借自己的喜好,再加上对各国学校、留学专业、费用、学制、奖学金申请以及毕业后的情况综合考虑,来确定最为适合自己的国家和大学,做到我的未来我做主。
选择美国读研究生,除了众多知名院校外,丰厚的研究资助造就了美国的研究生优质学习环境。英国、荷兰的研究生教育通常为一年左右,学制短、学位含金量较高、就业前景相对较好,性价比很高。尤其适合一些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但随着工作需要,打算读研深造且不需花费较长时间的人。北欧的挪威和大部分芬兰大学都是免学费的。欧洲许多国家凭借着小语种和高就业率等优势也成为许多中国学生的读研首选目的地国。
相对于就业情况
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回国后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多利用课余时间,更自己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作为一个海外学生而言,拥有丰富工作机会的前提是,尽早地争取和做好你的第一份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
至于学生在国外读研还是国内读研好?因人而异,要从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首先,学生要对自己的发展应该有一个规划,想清楚在国内还是国外读研对自身有什么帮助。然后结合个人发展规划和家庭经济情况做出选择。
到国外读研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其实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到国外读研究生可以换一种眼界,接触到更多机会。只要有条件(包括家庭经济、自身成绩等),都鼓励多到外面看看。
早计划、早准备
对于在读的大学生而言,如果想通过赴海外读研,以便在进入职场前充分提升自我和丰富经历,最好从大一、大二开始规划、准备。从学业而言,因为海外院校对硕士申请者的要求较高,对GPA,对外语能力、撰写论文的要求都有相应要求,更希望申请者能从事与所申请专业相关的实践,所以早规划早准备,成功率更高。
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光靠一纸文凭是行不通的,学生还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移民海归各取所需
考研失利并不可怕,出国读研有机会申请更好的大学和专业,应该放松心情尽早准备留学事宜。首先应该准备好语言成绩,无论是托福、雅思、GRE、GMAT等考试,过了语言关申请是十分有利的。
国外不存在考研的说法,国外研究生不需要考试,只需要准备个人的申请材料,交给留学顾问来规划和协助申请大学研究生专业,包装文书和培训面试等流程,申请文书方面主要体现为展示自己特点和优点。
她又指出,出国留学读研分为两种人群,一种称为“海归派”,另一种为“移民派”。对于“海归派”,她建议学生报读的专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如果本科读工科,那么读研最好继续选择工科,以巩固和提高专业技术含量;若本科为商科或文科,读研则不能报读工科等技术性强的专业,不妨报读MBA或教育学课程,而学校选择上应该申请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等名列前茅的名校。
对于“移民派”,她建议申请加拿大的学校,因为加拿大近年经济发展较快,但人口不足,因此对有素质有技术的人才十分渴求,移民门槛低。在加拿大的大多数省份(魁北克省除外)都推行“经验类移民政策”,即在加读2年研究生可获得3年工作签证,在此期间,若能工作一年,即可得移民资格。
推荐阅读>>>轻松搞定考研和留学
考研留学也可以“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