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美国对留学生签证的放宽,中国留学生像潮水般地涌进美国。截至2012年秋季,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留学生的总数已超过23万人。
与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不同,除了读研、读博,读本科甚至读初中、高中的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同时,像老留学生那样靠奖学金和打工完成学业的极少,绝大部分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父母提供。不少老留学生感叹,当年留学时,很羡慕台湾留学生不必打工可以专心读书,不过20多年后,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现在的留学生也不必靠打工赚取学费生活费了。
【推荐阅读】中国小留学生在美国:学习人生经验
现在的多数留学生年龄趋小,总体来说,大部分留学生都很优秀很用功,眼界也较为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留学生活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些老留学生不曾有过的问题。例如有的大学,中国留学生人数众多,留学生除了上课,都在中国留学生的圈子里活动,不注重学习美国文化和结交当地学生;小留学生因为年纪小,有些很难适应单独在外的生活,学习成绩也不理想,于是混日子,甚至退学。
【推荐阅读】中国小留学生看美国:感受自由
其实这类问题早在10年前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就存在过,那时美国签证难,一些留学生选择英澳新等国留学。当时有个词叫“留学垃圾”,指的是极少数有钱的小留学生不好好读书,挥霍父母钱财和自己的青春,有触犯法律的,有读不下去退学回国的,也有“黑”下来做非法移民的。现在美国签证容易,来美的留学生多了,尤其是各方面都不成熟的小留学生,出现类似的“留学垃圾”问题不奇怪。
低龄留学:要有正确的认识
对留学生尤其是小留学生及家长来说,对留学要有正确认识。留学是好事,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留学及年龄尚小就留学,更不是像某些家长所想那样:孩子只要往发达国家一送,就自然会成才,或者自然就会说流利的英文。这种想法如果成立,发达国家的孩子岂不是个个都成才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环境是重要因素,孩子自身的素质条件也很重要。
家长对孩子留学生活应该有个适当的预期和平和的心态;留学生要努力适应美国的学习方式方法,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环境,对自己有恰当的认知,制定合适的目标。留学期间认真学习,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将来无论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国,这些经历和经验对今后发展都是一份宝贵财产。
那么,家长应怎么做?首先,家长不要有让孩子成龙成凤的过高预期。其次,对处于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小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要多加以关注,不应该完全放手交予学校和监护人,也不必跟得太紧,把握好尺度有利于孩子学习生活。第三,万一孩子不能适应留学生活只能回国,做家长的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帮助孩子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小留学生处于成长的过程,13到18岁是很多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段,身处美国自然更容易接受美国文化,因此和家长的传统观念很可能会有冲突。家长应该明了,既然把孩子送出来了,希望孩子接受美式教育和美国文化,孩子的某些观念若发生变化,家长也要接受。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保持平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