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安全从每个细节做起
留学安全 从每个细节做起
▲北方网供图
安全警钟要长鸣
留学生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上。笔者在澳大利亚留学生群里看到一篇讲述父母被骗的日志。日志的作者是一位名为田田的留学生,据她讲,有人盗用了她的QQ号,在网上冒充自己向父母提出汇款要求,结果她母亲被骗走了2万元人民币。
“与父母保持联系时不能单用一种联系方式,最少要用两种。”名为“袋鼠”的网友建议。
相关业内人士提醒,虽然留学期间遭遇意外是“小概率事件“,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救能力至关重要,留学安全无小事。
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留学的李萌告诉笔者,在她身边就有朋友曾遇到危险,“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去找同学,快到同学家门口时,突然一个人拿着刀子跳出来要抢他的手机。这一幕正好被准备出门的同学看见,抢劫的人被吓跑了”。
其实,关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期间遭遇不幸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就从海外传来中国留学生遇难的不幸消息。
中国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陈三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当前中国赴海外留学人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他们在保护自身安全方面缺乏经验,建议海外留学生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推荐阅读>>>留学生须谨记十八条 增强安全意识
功夫做在出行前
“在外留学,到底安全吗?”“就想着孩子能平安学成归来。”……对家长而言,孩子的留学安全可谓重中之重。
实现平安留学,孙晶首先强调的是行前准备。在她看来,学生在出国留学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所去国家的情况,了解当地的气候地理、生活细节、社会风俗、文化状况等,也可以向其他在同一留学国的海外留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经历。除此之外,在出国留学之前,学生要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外生活,到国外之后能够应付自如。
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副会长郑瑜指出,出国之前留学生就要与留学所在地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联系,通常情况下,他们都会派人去机场接机或是帮留学生联系租房。
据笔者了解,一些留学中介机构在为学生办理留学之后,也会安排一些相应的行前指导讲座,为学生讲解注意事项。学生可通过这些讲座,对留学目的国和所留学的学校进行初步的了解。
行前安全教育对低龄留学生,尤为必要,建议家长们就花钱等问题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嘱咐,毕竟孩子的年龄还小。比如要提醒孩子:不要在国外有炫富行为等。
专家支招平安留学
善用校园资源保护自己
谈及留学,如今很多人会对国外的校园安全有隐忧,尤其对那些枪支不受控制的国家,“校园枪击事件”被列为最令人担心的校园安全威胁。
客观地说,美国的校园环境安全并不像媒体展现的那么危险。数据显示,去年有76万多国际生去美国留学,位列各国之首,从侧面可窥见留爸留妈们对美国社会及校园安全有足够理性的认识。
留学专家反映,媒体爆出校园悲剧的发生令人痛心,与个别学校疏于安全管理有关,但希望国内家长理性认识校园环境安全,不要因噎废食。需要提醒留学生的是,到校后务必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善用资源保护自己。
“对于国际生而言,美国校园安全措施其实是非常严密的。”通常,留学生到国外院校注册后,就需强制向国际生办公室报到,以便及时查收办公室通过邮件、短信、广播等方式发送给大家的安全预警,避开危险。另外,针对新生举办的迎新培训会详细介绍学校周边的安全情况,以及入学后注意事项等。如果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图书馆熬到深夜才回家,可以随时免费拨打学校护送电话,要求校内警察开车或步行护送。每个校园及周边一般都设有应急电话,并配有实时摄像头,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报警。
提前了解留学地社会环境
远离校园危险,防患尤重要。深入了解所处社会环境,遇到紧急情况能镇定处理,对于留学生来说是必备的生存技能。
安全知识普及一般是在学生离境前培训,将注意事项提前内化到一言一行。留学安全知识通常涵盖校园安全常识、出行驾驶安全常识、出行旅行安全常识、心理健康安全常识、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生活安全常识(如证件保存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安全、居家安全、交友安全等)。此外,根据留学国不同地区的环境,还有特色鲜明的安全常识。去其他国家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通过论坛、书籍等资源整理这些安全常识。
推荐阅读>>>留学生须谨记十八条 增强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