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3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成为一名基督徒,或者说至少公开表态支持基督教会。逐渐,基督教会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因此,主教、教士们可以大摇大摆走在各个城镇里,甚至进军乡村,大肆摧毁异教的寺庙。
君士坦丁大帝
这时候的教会跟早期的教会大相径庭:一开始,基督教团体在私人住宅里聚会;如今,他们已有完整的层次组织:神父、主教、大主教。神职人员不但是全职,而且还有薪资可领。罗马的主教,更让自己成为教皇(Pope),掌理整个教会。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也设有法庭、监狱以执行法律。而教会不只管教会,还掌管其他重要大事,包括婚姻、继承等等。教会也有它的税收体系,因为所有人民都有义务掏钱供养它。
之后,日尔曼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却幸存下来。日尔曼蛮族支持基督教,成为基督教徒。历史学家把公元476年罗马帝国崩灭开始,直到1400左右,称为之中世纪(Middle Ages)。
1400之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其一是文艺复兴;其二便是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
Protestant 一词源于德语,protest之意;Reformation一词源自拉丁语,restore, renewal之意;而Protestant Reformation源于德意志。1517年,Martin Luther发表"The Ninety-Five Theses" 批判罗马教会。
Martin Luther
Ninety-Five Theses by Martin Luther
一方面,教会简直教廷至上(Papal Supremacy),认为只有神职人员才能接近上帝,普通人只有通过神职人员忏悔才能得到上帝的救赎。教会要求普通人要行善积德,朝圣,施舍钱财给穷人。但是Martin Luther相信“你只要相信相信耶稣基督就能得救”,他相信上帝活在每个人的心中(Priesthood of all believers)。他写道:
“你根本不必做任何事就能得救,尤其不必对神父的指示言听计从。你只要相信上帝,抱持信仰就行了。”
另外一方面,Martin Luther坚信,《圣经》上没写的,教会就没有利用去坚持,《圣经》是权威。和罗马教廷决裂后,Martin Luther第一件事就是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使得人人都能阅读,成为自己得救的主人。
Martin Luther所翻译的《圣经》,对现代德语有深远的影响
另外,庞大的教会组织剥削人民,聚敛财富,贪污无度。Martin Luther批判教会售卖赎罪券(Indulgences),但是教皇并无权力管辖炼狱(Purgatory)。
此波宗教改革蔓延到欧洲各国,包括此前提及的英国,大大削弱了罗马教廷的权威与影响力。
Henry VIII死后(1547),Edward VI(1537--1553)继位,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Protestant新教徒身份抚育长大的君主。Edward VI统治时期,英格兰饱受经济问题以及社会动荡所扰,在1549年爆发暴乱和叛乱。
1553年的,Edward VI死于肺结核,年仅16岁。
Edward VI
同年,Edward VI 的First Cousin Lady Jane Grey继位,在位仅9日,便遭到Mary I发动政变(depose)。1553年,Edward VI同父异母的姐姐,Henry VIII与Catherine of Aragon的女儿Mary I继位。
Lady Jane Grey
Mary I(1553-1558)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位期间,在英国恢复天主教,残害大量的新教徒,所以被后世称之为Bloody Mary(血腥玛丽)。Mary I死后,同父异母的妹妹,Henry VIII与第二任皇后Anne Boleyn所生的女儿Elizabeth I继位。
Mary I
以上是前途出国留学专家为您总结的【干货】SAT阅读历史背景知识连载(二)。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点击【在线咨询】英国留学专家,以便给您进行精准定位。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英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
关注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官方公众账号,每天为你奉上留学必读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