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欧洲强国,不仅经济水平比较高,并且教育资源也非常的充沛,有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样的知名院校,也有多个学校位列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100名。中国学生较向往的留学国家是美国和英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美国的种族主义问题把目光锁定了英国,部分学生想申请去英国留学,不过在申请学校的时候,除了要提交自己的成绩外,也必须要有社会实践。而很多学生想知道的是英国留学社会实践重要吗 ?下面是由成都前途君为大家整理的“英国留学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有哪些”,感兴趣的同学欢迎阅读哟。
英国留学社会实践重要吗
在申请英国高校的时候,学生的英语成绩要合格,专业成绩也要满足学校的录取要求,另外社会实践和成绩一样重要,学生千万不能大意。
申请文书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说实话,我们的学校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宣讲课本进行的,教育的目的完全被一系列功利化的指标所左右,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直接和学校、学生的利益相冲突而受到忽视。学校仅有的一点和社会实践沾上边的活动,有的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的应景之作,有的是虽有安排却没有实际效果的装潢门面的行动。
基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和判断
能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在实践中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从中判断学生今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这就是国内那些高考状元照样被国外大学拒录的原因。因此,写好申请文书中有关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是相当重要的。
如何写好这方面的的内容?
准备出国的学生们,不仅要合理安排各种考试和现有课程所占用的时间,而且也要抽出一定时间,自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首先要破除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其实,社会实践活动并不难,远比课堂学习有趣、轻松、简单得多。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参加诸如世博会、亚运会之类的重大社会活动的可能性很小,但通过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课题和社区服务活动,则是能够做到的。
例如,可以自己制定一个题目或者承接某单位的一项任务,然后就此组织一些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得出题目是否可行的结论。也可以深入到一个企业或组织内部实习,通过对自己的实习岗位进行观察并发现问题,然后提出改进办法,如果被采纳,还要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订和改进。可以看出,社会实践不一定需要参与重大的课题和事件,反而通过对一件小事的留心观察,照样可以得出有益、有趣的结论。值得提醒的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人的行动,建立一个小组,进行分工协作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一下留学生在意大利找工作情况如何
在意大利,国际学生被允许的工作时间长达一年1040小时。因此只要你从本科或更高水平毕业了,你就可以继续留在意大利12个月找工作。那么,在意大利好不好找工作呢?下面是由成都前途君为大家整理的“留学生在意大利好不好找工作”,感兴趣的同学欢迎阅读哟。
华人在意大利找工作很难吗?
"很多人觉得华人在意大利企业找工作很不容易,但事实上,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能说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无论在中国人的企业还是在意大利人的企业里,都是同等重要的,毕竟这里是意大利。第二,如果会英语的话,那是绝对加分的!很多意大利人的第二外语是法语或西班牙语,选英语的反而不多,在这一点上,华人留学生具有极大优势,多数高中毕业生都是从初中,甚至有大部分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学起英语的。而如今,意大利许多行业正在发展各类对外项目,越来越多地使用英语及中文,甚至需要与中国集团有所接触,因而不少行业都十分愿意招纳华人员工。同时,如果你掌握某些特殊技能,或是在某些领域特别厉害,你就非常有竞争优势。例如旅游、机械工程等行业往往会需要相关资质良好,又能讲一口流利英语和意大利语的毕业生。如果你得到了意大利的本科学士学位,并希望留下来工作,你需要将你的学生签证切换到意大利工作签证,前提是你能在意大利找到雇主。
较受企业欢迎前三名
据悉,较受企业欢迎的大学专业向来属于工程学类(36%)和经济学类(35%)。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文广传播类,但此专业占比明显偏低(7%)。虽然这项专业近年来似乎过度饱和,并没有引起企业的兴趣,但奇特里奥(citterio)解释称: “如今,这项专业排名第三,可能是因为许多企业在对外界宣传业务与企业价值时遇到了许多困难,现在这种宣传能力正是企业所追求的。”然而,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对一些企业来说是供不应求。36%的企业表示缺乏工程学类人才,其中按紧缺程度排列来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和信息工程的毕业生都是企业稀罕的人才。此外,还有11%的企业表示需要经济学类人才。
在意大利找到理想工作的途径
1.利用互联网来看公司网站,中介网站,或者把自己的简历贴在网站上等人来看。﹙1%﹚
2.挑选报纸,电话簿上的公司,寄出自己的简历。﹙7%﹚
3.应聘自己行内发行的专业杂志,新闻简报上的招聘广告。﹙7%﹚
4.应聘登载在本地报纸上的招工广告。﹙5-24%取决于工资要求﹚
5.通过私人的就业中介。﹙5-24%取决于工资要求﹚
6.参加招聘会,和雇主直接见面,当面由雇主挑选。﹙8%﹚
7.和以前的老师,教授联系,看有没有工作机会。﹙12%﹚
8.通过当地政府人力资源部就业辅助中心寻求机会。﹙14%﹚
9.向朋友,周围的人询问,看他们有没有好介绍。﹙33%﹚
10.不管对方有没有空缺,有没有登广告,直接找那些你感兴趣的企业,亲自上门看有没有机会。﹙47%﹚
11.翻开电话簿,找到那些你认为可以的企业,打电话去看他们是否在招你这样的人。﹙69%﹚
12.和一群找工作的同学,大家一起看电话簿打电话给潜在雇主。﹙84%﹚
小贴士
尽早开始找工作、申请工作,你还同时在和意大利人进行竞争,所以一定要尽早申请。在找工作时,强调你的能力,但千万不要说谎。如果你并不能说流利的意大利语,在简历上如实说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