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龙应台女士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看一个社会发达与否,不在于楼的高度,车流的密度,
GDP
增长的速度,而是看下一场大雨后,行人的裤脚是是否布满泥渍,交通是否拥堵,街道是否积水。因为,城市的目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生活中的细节才是真正重要的细节。
2014年11月,应韩国某知名大学的邀请,我与新东方其他分公司的四个负责韩国业务的老师一起,在韩国进行了四天的参观和访问。除了美食、美景、美人,韩国的很多多细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有些零散,但希望透过这些细节,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韩国。
关键词:“你好!朋友!”
初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
同行的老师中,除了领队芳芳老师会韩语外,其他的老师都不会韩语,出发前还有点小担心,但到了韩国以后才发现,这个担心显得多余了。韩国的官方语言是韩语,但大部分公共场所的标语都是韩语、汉语、日语、英语几种标识。
(图:仁川国际机场)

(图:机场手册)

(图:公交站牌)
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韩国人的多语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年轻人的英文普遍很好,中年人基本的英文交流也没多大问题,而且,随之中韩之间的交流日渐紧密,会汉语的韩国人也越来越多。总得来说,初到韩国,语言文字基本不是障碍。
众所周知,韩国的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发达,地铁,公交,出租车,没有你到不了的地方。但对于初来咋到的人而言,语言文字的不通也会让发达的交通变成不发达的交通。比较好的一点是,韩国的公共交通在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外国人特殊性,整体而言,比较人性化。

(图:地铁路线图)
(图:地铁站台数字)
每个站台都有唯一的编号,只要你记住编号,不认识路名或地名也无所谓,照着编号就能到。
跟任何城市一样,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就得靠出租车了。韩国的出租车很多,基本不会出现打车难的问题;司机师傅普遍年龄四五十岁左右,都比较热情。我一个人打车时,由于不会韩语,没法跟司机交流,心想这下完了,司机师傅肯定不会英文,结果司机师傅掏出一本乘客指南给我看,上面有打车常用的韩语和英文,就靠着这本书,我完成了第一次打车之旅。(在韩国,没有“黑车”之说)
(图:模范出租车)
后来才知道,如果乘客不会说韩语,可以拨打免费的翻译电话,或者等待专门的会多国语的模范出租车。
如果在走路时不幸迷路了,除了找警察以外,还可以向当地人寻找帮助。运气好碰到会汉语的当地人,那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但也没有关系,年轻人一般英文较好,可以用英文交流;如果对方不会英文,一般情况下,对方都会特别热情地帮你想办法,比如,看地图,下载软件,遇到不赶时间的,甚至会亲自给你带路(我们是就遇到了一个首尔大叔,不辞劳苦,步行15分钟给我们带路,感恩)
关键词:城市规划
韩国地少人多,作为政治和经济中心,首尔的人口密度全韩国第一,因此城市规划就丝毫不能马虎。比较让人意外的是,首尔给人的整体感受倒不像一般的大城市,处处是摩天大楼和地标建筑,在首尔,城市规划很平实,很经济,很和谐,以人为中心。


(图:城市街景)
韩国多山,首尔基本是一个建在山上的城市,跟中国的重庆比较接近。在城市规划上,首尔因地制宜,由于地势的原因,一层一般是当作车库,既降低了填平地基的工程量,也解决了停车的问题。
不同于国内的CBD大楼,首尔的大楼一层很少见到金碧辉煌的大厅,这样不仅节约空间,而且也节约能源(大厅的空调和暖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城市的配套设施在实用性优先的前提下也尽量兼顾美学效应。

(图:地铁通风口)

(图:公交候车亭)
韩国在解决停车难这个问题上,很值得我们借鉴:停车位两个相对,停在前排的司机将钥匙交给停车场管理人员保管,这样如果后面的车需要开出,工作人员也可以帮忙倒车。
关键词:便民
在韩国,街上除了咖啡馆,最多的就要属便利店了,便利店一般都是24小时营业,方便加班或晚归的人。
(图:便利店)
在韩国,路边摊和移动店铺并不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相反,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是经过政府许可,合法经营,这样,城市不仅多了一道景观,还多了一些方便。
(图:路边摊)

(图:地铁小铺)
针对有“城市牛皮癣”之称的广告传单,不堵而疏,设立专门的广告存放页,看过以后,可以再放回。

(图:广告传单存放架)
厕纸也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关键词。韩国的公用厕所都有卫生纸,这样,就不会出现没带纸打电话求救的尴尬。
关键词:人文
韩国人总体而言,非常注重礼貌,不仅体现在语言的敬语上,迎来送往,一定会欢迎道谢,并且,身体微躬表示尊敬;长幼,宾主,也总是非常客气,刚开始还觉得不太习惯,觉得太生分,但随着相处的加深,才发现,礼仪的观念已经深入他们的生活,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图:酒店大堂服务生)
韩国的传统文化对汉文化有很强的依附性,所以才会有“泡菜之争”“端午节之争”“中医之争”,抛弃政治和民族情感,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还是值得肯定的。

(传统节日家庭聚会)
仁川国际机场除了免税店,另一道景观就是韩国传统文化体验馆,它们不仅给旅客提供了休息候机的场所,也推广了韩国的传统文化。


(仁川国际机场的韩国传统文化体验馆)
韩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百分之六十多, 按理说,是不缺木材的,但为了环保,也为了健康,韩国的餐馆推广金属餐具,禁用一次性餐具。

(图:韩国常见的金属餐具)
垃圾分类虽然没有日本那么精细,但老百姓中已经初步有了分类的这个概念。

(公园的垃圾桶)
在参观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非常难忘。街道边种的绿植,小草,常常会被人不小心踩到,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地段,韩国采用了“小草保护器”——绿植垫子来保护小草的根部,这样,即便被踩到,也不会踩死。

(小草垫子)
关键词:打工文化
国内的学生对打工两个词不太熟悉,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了都没有打过工,社会上甚至还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打工。日本和韩国的孩子真的好好给我们上了一课。
在韩国,学生打工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不管家境如何,都会打工。常见的工种是便利店、咖啡厅、超市、餐馆、家教。通过打工,不仅能够赚钱补贴自己的,减轻家庭负担,而且很多基本的工作态度、社会常识、沟通能力都能通过打工获得。

(图:咖啡厅打工的学生)
我们也经常鼓励我们送到韩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打工去体验生活,提高沟通能力,增长见识。真正的知识,不是只能通过课堂获得。
后记:短短几天的旅行不可能真正让我们了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但透过最让人难忘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为了更好的未来而所做的点滴努力。
韩国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韩国的历史积淀也没有我们深厚,韩国的劳动力也比我们贵,用我们的话说,人多好办事,我们后劲儿足着呢!我完全赞同,也期待自己能够为实现中国梦而献出一份力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跟韩国比,我们依然还有差距,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的改进的空间,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遇到的问题韩国以前也遇到过,韩国没有遇到的问题,我们也可能会遇到,我们能做的就是,向邻居学习,吸取经验和教训,让我们自己的路走得更顺更快。而这个任务的完成,离不开懂韩国的中国学生的努力,这也是我们的工作的意义所在——帮助中国学生了解韩国,留学韩国,学习韩国,建设中国。
图/文:魏茜
新东方前途出国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欧亚部
------------------------------------------------------------------------------
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
任何留学疑问都可以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拔打电话咨询!
①咨询电话:028-64360808
②公司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领事馆路7号保利中心南塔801
③官方微博:@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
④官方网站:https://liuxue.xdf.cn/chengd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