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留学,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校园,肯定要对美国的生活文化等等非常了解。只有真正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得适应学校,且看小新给您带来的美国留学生活三大奇怪现象,看看您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吧。
1. 课堂氛围的差异 Classroom differences
跟大多数其他国家的研究所课程相比,美国的研究所教育偏向实用实做,并且和老师有更多的互动。这样热络的氛围,容易对于没有心理准备的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
一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印度尼西亚籍学生Wihardini认为:“美国的研究生多要求自主学习,研究生课程不多,但是要求更为深入的研究。”研究所课程并非都是相当艰涩,不过,和自己国家学校相比,还是有所不同。以印度尼西亚研究所为例,美国研究所课程安排是相较轻松,却有更多深入的研究资料要研读。
在课堂上,老师也期待学生有更多发言。丹麦的Anne Berg则是对于老师在课堂发言外,会找学生在“答疑时间/办公室时间office hours”感到惊讶。“原来老师是可以和学生这么亲近的,让学生真正可以和老师讨论问题。”
相对地,老师希望看到的就不是只有提出问题、简单讨论;教授不会只有上课,而会希望在课程中看到学生进行“有深度”讨论,学生往往在上课的一问一答中感受到同侪竞争。“对于新生而言,这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的!”Anne Berg说“不过,来美国念书,不就是希望可以变得更有竞争力?”
2. 城乡生活的不同 City disparities
美国地区之大,从纽约繁华到肯萨斯的平原,是很难用单纯的城市或是乡村来区分的。西班牙的Anton Padin Deben则提出“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这些地区差异如果事前没有做功课的话,是很容易“思乡”的,那些像是习惯大都市生活的学生,到郊区美国大学念书,原本认为自己进入很棒的研究所就会有很丰富的生活,实际上却发现学校研究很先进没错,但是生活上差异却让他们无法适应。”
Deben举自己为例,他曾在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和科罗拉多矿业学校(the Colorado School of Mines)念工程(engineering),两所学校的地区差异、文化和气候差异,都曾让他花过很多时间适应。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研究所课程很精彩,但是离市区遥远,让他很不习惯。后来,在同学协助下,一起开车出去,慢慢走出大学校区外,才让他的生活恢复正常。因此,他提醒要出国的学生:"不管在哪里读书,千万要在事前做好功课。这些功课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生活心理压力,也可以提早了解未来会遇到的房租食物等生活费问题。"
3. 东西文化的适应 Cultural barriers
危地马拉的Maria Jose Aldana主修文化,她已经对多元文化的交流相当熟悉,到了丹佛大学后,她发现美国学生对于文化的了解,是相当贫乏。
“我以为主修文化学习的学生,应该可以包容各种特色;但是他们对于危地马拉的认识,却让我相当失望,同学时常不经意的批评我的外表和传统,有时候我对于这样的行为感到非常受伤。后来,我学会不去在意,或是学习去接纳。”其中,重要的是要加入他们的话题("The idea is to try to engage in a dialogue")。
不过,文化的差异,也因人而异。丹麦的Berg则是认为美国文化相当热情("a very warm and welcoming culture")。
文化、课程和生活都只是留学生活的一环,不管有什么考虑,"尝试(Do it)"就是第一步,毕竟,这是一个相当难得的经验。
以上是前途出国留学专家为您盘点
美国留学生活
的情况啦。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点击
【
在线咨询
】美国
留学专家,以便给您进行精准定位。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美国
留学
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免费评估
。
关注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官方微信公众账号,每天为你奉上留学必读好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