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国内的应试教育,美国高中绝不是"一纸分数论优劣"。美国高中比较看重学生的课外活动经历,因为在招生官眼中,那些漂亮的分数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全部潜力,招生官更希望能通过申请者的课外活动经历来映射出申请者个人的"特色"和"亮点"。那么美国留学高中文书.要避开哪些问题呢?
一、文书.塑造特点不清造成招生官选择困难
我们需要知道,当高校招生官在招生的时候,想的是:We are create a class.翻译成中文就是“选拔一支队伍”,西方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一般要满足两个特点,满足这两点,你才能成为西方人心目一位理想的团队成员。中国学生呈现出来的样子是:分都很高,看上去挺好的的,要公益有公益,要考试分数有考试分数,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特点。
(1)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团队里的功能、位置都不一样;
(2)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素材薄弱使得自己的竞争力不足
你热爱环保,还有一群热爱环保的人和你竞争,如果你要证明你是蜘蛛侠里最蜘蛛侠的,这时候就要突出素材的强度和高度。这就决定了你是否能出挑,从而斩获offer。文书.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你的高度。我们在给学生做文书.服务时,总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在你的这个特点上算不算是一号人物?
三、思想性不够
新的Common Application更重视思想,明确以思想为核心,这样的趋势随处可见。芝加哥大学以思想性文书.出名,斯坦福、普林斯顿、哥伦比亚也是这样,MIT从1篇变成4、5篇文书.,UC从2篇变成4篇,文书.比重加大,思想性增强。思想富足要在经济富足三代以上才能建立,所以在中国这个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在回答这种问题时确有劣势。
四、预示性差
有个性、有素材、有思考,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挖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但招生官要看未来的潜力。所以好文书.就是美国人经常讲的:Connecting the dots.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线串联起来,这根线是最重要的。总结:好的文书.,能把你散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珠子(个人经历),串连成美丽的项链
五、对未来的方向不够明确
我们在辅导文书.的时候,最后就需要引入对未来方向的思考。整个流程如下:
(1)特点挖掘:招生官看重哪些?最有价值的方面?
(2)素材产出:足够素材支撑,竞争过其他人
(3)思想深化
(4)产生连接
(5)未来方向:以后可以改变,但申请时一定要有想法。
美国高中一般都是以私立中学为主,我们申请的也大多数是这方面的学校。美国私立中学的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并不在于谁是第一,而崇尚的是人人都第一。因此,美国私立中学面试官更喜欢对自己有明确规划并且可以自信地完成目标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