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发达,硕士海归月薪5、6千RMB的新闻时常可以看到,但是同时我们也会打听到身边的某某在美国年薪几十万。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割裂的结果呢?
去美国读研毕业薪酬真的能更高吗
在美国获得的学位和经验在全球范围内更受认可,会为美国研究生们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美国一些行业和地区可能会提供较高的薪资,尤其是科技、金融、医疗保健等领域。
然而,在中国读研究生并在国内工作,也可能有机会获得竞争力强的薪资和职业发展机会。中国的一些行业如科技、金融等也有着竞争激烈且薪酬不错的职位。
美国的互联网大厂通常可以给出可观的薪资,以Facebook为例,entry level的软件工程师常常可以得到20万美元上下的工资总包,这也成为了许多非计算机/软件的同学最终决定“转码”的理由。如果从工资的绝对数额上与国内互联网大厂比较,我们确实很容易得出“出去读研,收入会更高”的结论。
我们来具体举几个例子:
• 脸书软件工程师岗位:
E3(entry level)的总计年薪,约为136万人民币。
图片来源:www.levels.fyi
• 阿里巴巴Java工程师:
月收入平均值3.7万人民币。
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只有程序员这一种工作,如果你对写码没兴趣,进入了半导体行业,那么你将收获一份相对没那么“fancy”的工资包。
以半导体巨头Intel英特尔为例,对留学生的学历有更高要求(半导体方向通常需要博士学位),工资包水平处于互联网大厂的entry level。这样的薪资并不比国内硬件巨头(例如华为)高出多少,所以,读完博士立即回国入职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 英特尔硬件工程师岗位:
基础年薪一览表,11.7万美金约等于84万人民币
图片来源:www.levels.fyi
当然,在我们讨论收入的时候,也不只是只看工资包上的数据,还要考虑工作强度、住房成本、日常开销等诸多因素。同时,要考虑到生活成本和税收等因素。美国某些地区生活成本可能更高,税收也不同于中国。因此,即使收入较高,实际剩余收入也可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诚然加州的互联网大厂在工资上出手阔绰,但在加州30–40%的苛捐杂税、餐费人均几十刀的开销、比较高价的房租、动辄几百万美金的购房压力面前,略微高一点的纸面收入可能也稍显单薄。
最终,决定在哪里读研究生和工作涉及许多个人因素,包括专业领域的兴趣、职业发展目标、个人能力和愿望等。最好决策方法是根据个人的职业目标和生活需求,进行全面的比较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