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盘点英国留学那些触碰到老师底线的事,千万别犯傻!
很多同学到了英国,可能会收到学长学姐善意的提醒——别招惹鸽子、海鸥和大鹅过马路要“先看右,再看左”不要插队……诸如此类
这些生活上的细节不注意可能会让你遇到一点麻烦,比如被大鹅追咬你还不能反击之类的——毕竟它们是受英国法律保护的。
但是有一些学业上的事项,如果不注意,就会触碰学校老师的底线,后果可不会只是一点小麻烦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一波出国留学后,在学习上一定要注意的事情,提前避坑!
1.1
作业抄袭&论文抄袭
本来就难写的 paper,中文我都不一定能掰出来,更何况是英文的???——每个刚刚出去英语还不是很娴熟的学渣考鸭都会发出这样的灵魂呐喊。
有时候 DDL 一多,时间一紧张,有的学生就会“另辟蹊径”,抄抄别人的作业,多看几篇别人的论文最后拼凑一下就快速生成了一篇“新论文”……这些在国内大学比较水的通选课公选课似乎很常见的“捷径”就被复制到国外了。
然后这些学生会发现自己踢到了铁板——哪怕是你觉得的不太重要的课程,老师对这一点也非常看重。所以别尝试这一条路,一旦被发现,可不只是没有这一门课的成绩这么简单。
有的同学“机智”地不摘抄国外论文,而是找国内的同学帮忙从国内知网等网站下几篇,截取片段,谷歌翻译后适当改写,暗自得意不会被发现了。但是,国外的大学老师们的火眼金睛不是盖的,一旦发现有一点不对劲,找你来讨论一番这篇文章的来源和学术依据这一番折腾下来,哪怕最后通过了重重检验,那也比当初自己写论文还要心累,所以何必呢
1.2
论文代写&考试代考
上面我们说到,哪怕是花式抄论文,也都很难逃过老师的火眼金睛。但总有一些学渣们不愿意自己苦熬论文,此路不通就再换条路,始终坚信条条大道通罗马。
有需求就有供给,然后一些所谓的代写服务就出来了。花点钱,就解决了秃头的问题。
但是,我们先不论这篇论文能不能保证质量、拿到对方保证的分数——万一写得还不如你熬出来的呢,就说你能保证对方真的真的是自己写的?如果对方也是东拼西凑,最后给你交差,甚至因为不是自己的论文露出的马脚比你自己亲自操刀还要多得多,那最后被发现,遭殃的还是自己
再说,就算对方真的给我写出了一篇水平 A 的论文,我平时的表现顶了头也就是个 B,老师们就不会怀疑吗???
结果就是,太差了你担心,太好了你也得担心。要衡量好这个度,这个难度,你还不如自己写呢
代考也是一样,甚至更严重——因为一旦被逮到了那就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的事,到时候被记入档案,那太得不偿失了。
这还是轻的,有的大学非常重视这种“信誉”,曾有留学生因为找代考被起诉,面临监禁的后果。
1.3
出勤率低逃课也是常常出现的一个操作
先不说逃课会让你损失多少知识的甘霖……
就先算一算帐吧:咱花那么多学费,你算过一节课多少钱吗?翘一次就损失一个 iPad,不心疼嘛???(不心疼的土豪就随意咯)
再说,逃课还会降低出勤率。许多大学对出勤率有硬性要求,出勤率达不到要求,可能就会被自动取消就读资格。
除此之外,许多课程还有 group work 或 group task ,逃课的话一是找不到合适的 group member,二是跟不上团队的进度。换位思考一下,你也不想要一个经常翘课、课上讲了啥都不知道、想讨论一下都见到人影的 partner 吧
1.4
忽视学校的警告
当你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或者没有完成什么硬性要求,就可能收到警告信。
学校的警告信一般有两种形式:电子的和纸质的。纸质的一般比电子的严重。
内容一般为:催交学费,出勤率警告,学术表现警告,各种违规警告等。常常发生在同学们假期回国期间,因为浪的太过没有及时查看学习的邮箱,错过了学校发来的重要的信息。
或者,收到一封纸质的长信,密密麻麻,学渣表示看得实在费劲,何况没见我忙着赶作业呢晚点再说,于是搁忘了,麻烦也大了
当你收到了警告信,一定不要忽视它,违规最严重的惩罚莫过于“开除”,但是学校一般都会给学生解释和弥补的机会。所以,一定要积极响应,做出解释和弥补。如果你忽视了警告信,学校可能会认为你藐视学校,玩弄学校规章制度,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1.5
挑战 DDL
虽然我们常说“DDL 是第一生产力”,拖延症晚期表示拖到最后一刻也确实是家常便饭。但是小编还是想提醒大家:拖延有危险,行事需谨慎。
不说作业一多,是不是真的都能在 DDL 前一秒完成,就说国外的作业一般都是网上提交,一不小心遇到网络延迟,就是晚了半分钟也是晚交。晚于 DDL,你可能迎来的是分数直接扣除一定百分比,甚至直接取消你的成绩!!得不偿失
1.6
对分数不满意和老师 argue
常有中国留学生抱怨国外大学老师对他们有偏见,同等水平的论文国外同学的得分总会比他们高。一些同学因此会找老师 argue,甚至直接联系校领导讨要“公道”。
首先,论文标准带有一定主观判断性,我们很难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文真的足够好,真的可以拿到分,或者说和那个拿到更高分数的同学写的差不多。也就是说,我们很难找出证据。其次,很多时候,老师给的分数除了根据论文本身,可能还参考了平时表现等等,而在最后给分上有所增减。最后,“种族歧视”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外老师都不愿意被指责“歧视亚洲人”等。
所以,如果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你真的被歧视,被刻意打压分数,那你可以去讨要一个公道——毕竟不发声只会加剧这种状况,但是如果没有证据,那最好还是别 argue,否则老师可能会因此生气,更不愿意给你高分。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学习上千万注意的问题。生活上可以不拘小节一点,学习上还是得慎重,毕竟花了那么多学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