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请美国研究生的七大潜规则
高质量的美国留学教育让大家更具就业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去美国读研究生,那么,申请美国研究生需要注意什么?
1.1
GRE 作用大于 TOEFL
托福只是一个语言考试,但要说不重要也不客观,毕竟名校的录取人都是 GT 成绩超高的人,不过 GRE 高的人,托福一样不会低,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申请前 50 的学生,GRE 千万不要怠慢。
1.2
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两轮
大部分美国研究生申请分第一和第二轮,第一轮决定录不录取你,第二轮看值不值得给钱。一般来讲,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 GPA、TOEFL、GRE、CV、个人陈述(PS 或 SOP),推荐信、获奖情况、实习或工作经验;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研究经验和论文发表情况。
1.3
GPA 3.5 是一个门槛值
85 分(百分制)的平均分(GPA)是一个门槛,过了这个坎,奖学金好申得多。通常,美国研究生院硬性规定:只有 GPA 达到 3.5/4.0 才可以有资格申奖。其它各个方面再强,拿奖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上了 3.5 这个分水岭,3.6 和 3.8 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1.4
个人陈述(PS)无需强调成绩
个人陈述(PS)无需强调成绩多牛,而要突出自己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和解决的。美国招生官建议:一定要在 PS 中把自己说得接近完美、无可挑剔。中国传统的谦虚尽可以抛开。
只要把你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亮出来,可以适度拔高一下,但也不要太离谱。有的事可以写,但没有的事千万别编纂。美国招生官一般都会相信你所做的陈述。但是,你千万不要想着糊弄,万一让人家发现你造假,直接会被 pass 掉。
1.5
未来发展方向不必说报效祖国
写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要专注于自己接下来几年的一个人生和职业规划,毫无必要说“学成后,我要回中国报效祖国”。老美们认为,读研学习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并没有必要动辄爱国主义。“回国”那是面对签证官的时候该说的,而不是在申请材料中。
1.6
寄送材料因“校”制宜
材料寄送方面要求不一,有些学校历来有“先到先得”的录取传统,这时候学生就要第一轮截止日前把所需申请材料邮寄过去,但是对于部分院校,根本不用早把材料寄过去,寄过去也被锁在招生办保险箱里面。
1.7
套磁仅限于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
套磁的作用很大,但主要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而商科、传媒、教育、艺术、社会科学类学科去套磁意义就不大了。申请 PHD 套磁作用会更加明显,申请硕士除了极个别专业外几乎不用套,套也没有用,展开套磁也要在拿到录取后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