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量持续收缩,英国留学进入"存量一、申请量持续收缩,英国留学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2025Fall申请季已进入尾声,但2026Fall的走势信号已愈发清晰——英国留学的"黄金增长期"正在落幕。
政策红利消退:PSW签证重启带来的初期热度已逐渐降温。尽管工签名额从5000增至8000,但2025年工签薪资门槛上调至£30,960(约合28万人民币/年),导致留英就业率不增反降。
生源竞争白热化:
澳洲"抢人"凶猛:澳八大联盟院校通过放宽语言要求+简化签证流程,2025Fall中国学生申请量同比上涨12%;
欧盟生源流失:脱欧后欧盟学生学费暴涨,英国本土招生官坦言"欧盟市场已不再是稳定基本盘";
新兴目的地崛起:荷兰(U类大学免学费政策)、西班牙(低成本硕士项目)等欧陆国家分流明显。
二、"多轨申请"成主流,英国沦为"备胎选项"?
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是:中国学生对英国的"忠诚度"正在崩塌。
多国联申常态化:
62%的受访者表示会同时申请3个以上国家(2025《留学生意向调查报告》);
英国从"一选目的地"沦为"保底选项",甚至出现"申5所英国校+3所港校+2所澳校"的极端组合。
逆向选择困境:
英国院校为维持招生量,普遍放宽list限制(如王曼爱华接受更多双非学生),但此举反而引发家长质疑:"门槛低是否意味着含金量下降?"
部分学生手握多个offer却放弃英国,导致院校接受率(offer接受比例)跌破40%,部分冷门专业甚至出现"全班中国人仅1人报到"的尴尬。
三、留英路径"曲线救国",功利性留学抬头
2026Fall的留学生群体将呈现两大新特征:
"镀金党"增多:
社交平台上涌现"留学相亲局""海归精英交友会"等群组,部分学生坦言"留学主要为了提升婚恋竞争力";奢侈品管理、时尚营销等"非刚需专业"申请量逆势上涨15%。
"工签迂回战术"成熟:
8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先接受无工签的实习(2025《留学生职业规划调研》);
毕业生签证(Graduate Route)被玩出花样:通过自雇创业(如注册咨询工作室)、申请T2依赖签证(配偶签证)等方式延长留英时间,部分中介甚至推出"买公司保签证"灰色服务。
四、2026Fall申请策略:精准+风险对冲
面对新趋势,建议采取"三步走"策略:
分层申请:
冲层:G5+LSE(需985/211+90+雅思7.5);
稳妥层:王曼爱华+QS前100(接受双非+85+雅思7.0);
保底层:新增的"偏远校区"(如谢菲尔德国际学院、利物浦伦敦校区)或新兴大学(如西伦敦大学)。
多国联申组合:
英国+新加坡:冲牛剑+保底NUS/NTU;
英国+加拿大:利用加国"学签转工签"政策对冲风险;
英国+中国香港:港三所作为"保底中的保底"。
专业选择避坑:
警惕"水专业":如部分院校的"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创意产业"等;
优选带实习的项目:如华威WMG学院、曼大环发学院含强制实习的商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