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理工科申请的门槛可谓越来越高,不难发现一些硬性条件比较好的申请者到最后也只是拿到零星的几个AD。那么对于背景一般,硬件短板的学生又该何去何从?国外院校在录取过程中究竟看重的是哪几部分内容,下面通过两个个案例做一剖析。(进入新东方前途出国北京站>> )
学生背景1:这位同学,山东某二本院校,GPA2..8,托福105,GRE325,申请EE
录取院校:Boston University,全美US News and Reports,专排第46
学生背景2:这位同学 天津某三本院校 GPA3.4 托福82 GRE302
录取院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全美US News and Reports 专排第41.
1、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奥特曼”。
超高GT成绩+超高GPA+完美实习+实验室背景(项目、论文等),万事俱备的心态让每一个留学的孩子压力山大,不是你不够优秀,而是对自己的要求实在过于苛刻,毕竟大牛只有那么几个,如果每个人都做到,那么常春藤一定会修改他们的录取标准。
2、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特点。
这位同学高中之前一直是比较优秀的孩子,高考失利进入二本院校,因进入不喜欢的院校大一大二学习主动性不高,导致前两年的GPA很低,大三找到我之后帮他找出了努力目标,那就是要通过大三一年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GPA固然要努力提升,但因为前两年的原因,绩点结果不会太理想,那就要让G\T成绩为自己添彩,申请材料写作以自己失去自我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大学成长史作为主线。
这位同学英语一直就是短板,进入三本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高考英语分数。在大学期间建议他找机会多参加实验室项目,多实习,突出专业造诣。英语努力达到院校要求。申请材料写作以专业兴趣为主线,为了专业如何克服英语短板为辅。
总结:留学申请是一个简单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盲从,有思考,有实践,在没有办法进入高端实验室,发表论文,拿到很好实习的情况下,你做了什么往往比你做到什么更有话语权。相比精英学校往往更看重的是你的精英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