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放大查看大图)
有些人觉得上图没有实质性可操作的内容,其实不然。很多本科小朋友有发论文的动机和能力,但是对其中的流程并不了解,所以常常做一些非常低效的行为。比如找了个冷门方向的导师,读了一堆七八年前的经典论文或者找个论文集来乱读一气,天天等着导师给自己布置任务而不知道自己寻找问题等等。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实验室干了一两年杂活没有任何东西发表,或者跟着师兄师姐蹭了几篇N作水文,这些对申请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流程并不是告诉你可以做什么,而是介绍做这些事情的一个顺序。事实证明这种顺序是本科阶段发表论文的一个高效方法。并且只要你肯投入时间,成功率会很高。
最后总结几个要点:
1. 找到好导师就是成功了一半。
2. 读相关文献要注意“精”和“新”,即只读最好的期刊/会议上的最新成果。由于本科生写论文一般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增量式工作,所以这个基础的高度和热度决定了你的工作将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
3. 确保原始解法和初稿都出于自己之手,这样才能占据第一作者的位置(非一作的论文没有意义)。
4. 不要轻易放弃一个暂时无解的问题。每次想放弃的时候,问问自己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许再多思考几天就会柳暗花明。
5. 即使走到论文投稿的最后一步,也不要忘了你随时可以退回原点重新选择。
6. 最重要的一点:论文的发表与否最终取决于工作的质量。如果你确认自己做了高质量的工作,就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拒稿而放弃。坚持修改反复投稿,就一定会等到惊喜。
这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新领域、新名词不断涌现的时代。古老的封建社会,一个人只会一样手艺,可以受用一生,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不可能,我们必须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主动或被动地接触新的、陌生的领域。面对陌生,很多人往往会怀有畏惧感,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建议:
1. 大量的阅读,泛读为主。
2. 搭建知识体系结构
3. 确认自己的问题和价值方向
4. 找关键主干展开和延伸实现价值。
以下是我站在学习方法角度给出的一些建议。未必中肯,仅供参考。
一、 建立全景图
在进入陌生领域时,如果能够在开始就获得全景图,或者自己搭建,会加速学习进度,可以更快地掌握新知识。这就好像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拿到一张地图,路线清晰,目的明确。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模型:
业务领域全景图
获得全景图,相对容易,只要找对人或书藉,可以拿到现成的资料,比如我和秋叶在《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用技巧》就曾提供一个项目经理的知识框架全景图:《管理软件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体系》。
管理软件从业人员-知识结构体系
在没有现成全景图可用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自己绘制?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不可能,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对于一个你没去过的地方,你如何能够去描绘出路线?
而我认为是可能的。其实这个难度并不大。虽然没有去过,没有现成的地图,但是,我们身处一个资讯丰饶的时代,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片断资料,从中筛选、再根据自己的需要整合,完成这个拼图游戏,就可以知道全貌,
比如我在春节期间去香港南丫岛,是从网上先搜索,查找到路线,要确定从深圳怎么到香港,在哪个关口出关合适,而每一个关口,路线可能不一样,到香港 后又怎么到南丫岛,再三比较后,我选择了福田口岸-九龙塘-旺角-中环码头-榕树湾线路,同时,我也从网上查找南丫岛的资料,了解概貌、地形、景点等情 况,有备而行,非常从容。
进入专业领域,和旅行其实非常类似。
我的方法是:多找几本专业书藉,对照目录,就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也就可以形成大概的知识框架。比如通过《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一书的目录(取 自卓越,在卓越、当当、豆瓣往往都会提供书藉的目录,并不必要一定拥有这本书才可以看到目录),我就可以了解云计算大概包括什么内容。
书藉目录
如果感觉书藉目录不够直观,那可以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一个简易的转换法,改为结构清晰的框架图。当然,真正的框架图,必然不是纯粹的书藉目录,需要多番对 照、再根据自己的学习进程不断进行剪裁。一个知识框架是活的而非死的,要不断延伸和灵活调整,就象地图,当修了新路后,也需要更新。在这个目录里有八大宝 典推荐,沿着这个推荐可以找到更多,是谓知识价值链。
特别标注一下:如果要研究的 领域在国内大学有现成的课程,那么,大学里的教材的目录是较好的知识框架,因为教材一般来说不讲究文采,注重实用,所以虽然看上去生硬、枯燥,但恰好可做 知识框架用。(有些领域在大学里是没有的,比如知识管理,就不能应用国内教材,如果有国外教材是可以应用的)。
二、 紧扣知识价值链
全景图是有了,但还需要一个资料一个资料的看、吸收、实践、验证、扬弃,才能够化为己有,图只是告诉我们应当拥有什么知识,而拥有的本身仍然需要付出和努力。
全景图是宏观,而知识链上的每个节点,是微观。要先宏观再微观,然后再把微观联合为宏观,并且浸淫数年,才能够说掌握一个领域,而掌握,与精通,还 是有差距的。要区分了解、熟悉、掌握、精通的差异点,同时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弱点,针对全景图、知识链上的知识节点,分别给出不同的精力投入。
比如,我正在研究云计算,对于虚拟化技术、对于平台、语言,那些是我的弱项,就算我付出再多努力,也可能并不如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所以我只需要大概了解,并不必要在上面投入更多。而对于我感兴趣又有优势的部分,则可以分配大量精力在上面。
在研究知识节点的过程中,有时候很容易“迷失”,就象在阅读一个百科的时候,因为网页上有指向其他术语的链接,于是点击、阅读,在另外的页面上,又 看到其他的链接,于是又点击,如此,有可能掌握的都是片断,而不完整。较好的办法是:阅读一个术语的整篇,对于感兴趣的术语,做出标识(比如随手勾画在便 笺上),等读完全篇后再去阅读其他术语,如此类推。
因为有了全景图的限制,所以,在迷途的时候,容易清醒、回归。
三、 抓关键
资料是无限的,一个全景图看上去是平面的,事实上是有纵深的,即使精力有侧重,要快速掌握一个领域,也必须懂得技巧。
要先做一些设问:
1、这个领域涉及到哪些概念?大概念里有哪些小概念?关联的其他概念?
2、发展的历史?前景的预测?在国外如何发展?国内如何发展?
3、最近两年的行业报告
4、这个领域里最知名的专家有哪些?(开始的范围最好不要超过五位,太多了研究不过来)他们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著述?
5、行业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
6、这个领域里顶尖的几家企业分别是谁?其有什么产品或服务?
7、业界有什么大的活动已进行?在进行?要进行?……
带着问题去研究,要比漫无目的强很多。一个一个的问题被回答后,明白度就会不断增进。
四、 善用工具
可以用到的工具有:
1、网络(搜索引擎、百科、豆瓣、行业网站、博客、微博……)
2、书藉(图书馆、网络书店等)
3、视频(光盘、优酷等)
4、当面交流(比如与专业人士的直接交流,但要注意先有一定基础后再交流,否则对方会因为扫盲行为而降低你的价值)
即使是有秘诀、有技巧,脚踏实地地学习、吸收知识,仍然是必须的途径。我一直信奉两句古语: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给自己打三个标签:学习、总结、坚持
今天感觉没有强烈的心得,忙了一天工作,几个重要事项一直都没有扫尾。还有些细节没有很好地把控,虽然说抓大放小,但总会影响工作的整体效果。不管怎样,只要是能帮助目标实现的事情,再小、再琐碎都值得用心去做好。正如我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目标一样,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都是为我将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很开心的是,临时收到任务,周末去北京出差,期待遇高人,有新的收获。
昨天感觉乔布斯在演讲时运用的“三的原则”真的很棒,自己也想最近不断地实践,刚好看到我的朋友李参今天的文章《今天我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开场白》中提到“3分钟自我介绍,给自己打三个标签”,我就有灵感了。她所提到的三个标签:学习、总结、坚持,不正是我现在正在做的吗。哈哈,她经常用很多的标签来进行总结,我在这里也好好地学习和运用一下。说不定,我可以慢慢积累出自己的“三的系列”呢。
第一个标签:学习
关于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从现在开始的五年里,决定你不同的因素只有两个:你遇到的人和你读的书。遇高人、读好书都是非常好的学习途径。
以往我总会感慨自己从未遇过“贵人”,现在我才知道,我生命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贵人”。我的家人、朋友、同事、上司和合作伙伴等等,他们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了我新的体验和启发。而有些高人,能将某些深奥的道理三言两语就讲透了,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珍惜每一次与人交谈的机会,好好地体会对方的独到之处,将那些宝贵的思想真正转化为自己的。感觉就像,周围人的能量,都可以慢慢地融合到你的体内,你的能量就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有一颗开放的心,永远敞开,接受别人积极的、正面的能量。
最近我领会到,阅读一本好书,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我没办法行千山、走万水,也根本不能与古代的哲人对话,我只有看着纸张上的文字,好好地品味从古至今的智慧。早晨上班路上,我关注自己的呼吸、关注路旁的一花一草。我在想,如果乔达摩悉达多和我在同一个年代,我一定会为他所吸引,会接受他的开示和感召,静心修行。然而,隔绝了时空,我们相连接的地方,在那些散发芬香的书本里,也在清新的花草树木里,更在这个宇宙世界中。许多的好书,我都不厌其烦地向我的朋友推荐,领略到书中的点滴智慧,都足够我和朋友不断地补充能量。
第二个标签:总结
这些天,我都觉得自己很棒。每天都进行了总结,这也归功了参加“拼博大赛”养好的良好习惯。如果不进行总结,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忏悔自己每天有哪些没做到位,也感恩自己每天有哪些很棒的收获。总结并分享,是学习和提升最好的方式之一。
有时候一句话也是总结,一段话也是总结,一篇文章也可以作为总结。关键在于有些事情、思想和观点曾走进你的内心,真正成为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想得清楚,做得漂亮,说得明白”是前辈很棒的总结,我的“组织能力”系列共六篇文章也是用心的总结。学习别人的总结,坚持做自己的总结,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模型,看透事物最深和最简单的本质。
第三个标签:坚持
当下我在做的事情,思考、写字和表达,就是一直在坚持。我坚持学习和总结,也坚持将自己的心得书写下来,才有了这里的每一个字。我经常回顾自己的每一篇文章,都会感恩自己的坚持。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家庭和生活,都需要我们不断坚持。坚持养生,收获的是健康;坚持学习,收获的是提升;坚持总结,收获的是智慧。就在这篇文章里,我还坚持用“三的原则”进行描述,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哈哈。
尤其对于目标,更要坚持,才能得以实现。也许我现在做的很多事情都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最终我都可以实现我的人生目标,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我坚持养生、学习和爱,就能不断在健康、事业、家庭和规划中获得良好的平衡,就能带给自己能量,就能快乐、自信和健康。
学习、总结、坚持这三个标签,我希望可以一直将它们打在我的身上,这会成为我的能量符号,带给我无限的动力。最深奥的道理其实最简单。只要做到三点:学习、总结、坚持,我们就能实现自己的小小梦想。
实战胜过一切
以往有《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从自己所做的几个咨询项目看,我觉得实战胜过一切。为什么呢?实战就是解决问题,就是搞定。实战中针对一个专业问题,往往要用到很多非专业领域的知识。比如做战略项目,涉及到战略知识,组织结构知识,人力资源知识,行业知识,等等,一个项目所综合的知识太多了。这些知识还应是活的知识,不是死的知识。所谓活的知识,就是要触类旁通的,是能针对实际问题的。可见,实战决不是照搬理论教科书上所讲的知识,而是对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实战中,人往往有不同于学习理论的一些深刻体会,这就是实战的最大收获——理论提升了,经验丰富了,思想升华了。这个收获甚至大于项目本身的价值。通过这种实战的不断积累,个人的价值就会快速提升。实战另一个大的收获是快乐。创造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过程。咨询实战中,人的大脑一直沉浸在兴奋中,工作不再是辛苦,而成了一种享受。
此外我体会,对于一个智商比较高的人来说,学习理论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也很轻松。比如,我曾经把自己10年前的文章拿出来再看,自己都很惊讶:怎么理论水平这么高?但回想起9年来的实战经历,我所收获的又不知道多了多少倍。自己心里忽然发虚了,理论的知识看起来新鲜,但却是那么的浅薄,9年前就认为自己的理论知识、管理思想很牛B了。那是多么的轻狂无知?!
目前,一些同行朋友热衷于学习理论,谈论人生体会,给企业进行培训;一些网上的朋友热衷于发布一些理论见解。我觉得这固然好,但因为作者实际经验不足,导致在理论理解上出现偏差,一旦去培训就可能产生误导,或者为了保证培训效果而采取一些技巧,用技巧制胜,这会给客户的价值打折扣;一旦去发表文章,则会误导读者。另外,这种做法也会使自己丧失学习提升的机会。特别是,浮游在理论的浅水湾自鸣得意,满足于名声,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是实践,在于行而不在知。
顾问介绍:
郭斯璐 Sloan Guo,美国研究生文书顾问。中国翻译家协会会员,美国电子工程师(IEEE)协会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会员。专门负责美国理工科研究生、博士生申请。专注于美国研究生申请工作多年,指导众多学生获得斯坦福、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加州伯克利等名校录取。专注于华人留学和科研规划等领域。(进入博客 在线咨询)
博客原文:https://qiantu.xdf.cn/blog/guosilu/blog/detail/152377.html
8月14日北京站
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热线:010-62605599|590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