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取院校:布兰迪斯大学
 
      ▶ 录取专业: Master of Management &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 成绩:托福106+,SAT1390+,GPA 3.56/4.00
 
      ▶ 代表性奖项:2018点亮未来国际青少年艺术节银奖
       
 
     
 
      ▶ 代表性活动:
       
 
      1.多伦多大学/纽约大学夏校(申请里未体现)
       
 
      2.中国“二胎”政策研究
       
 
      3.公益活动“尚学路上”,“快乐3点伴”
       
 
      4.小提琴特长
       
 
     
 
      ▶ 辅导老师:
       
 
      咨询老师:索美玲
       
 
      规划老师:王娜
       
 
      申请老师:张同欢
       
 
     
 
      ▶ 案例分析:   
       
 
      初识这位同学,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天真无邪,与世无争的小姑娘。和其深入沟通之后,发现其和很多申请人一样,缺少对自己留学申请的规划,对自己的兴趣点也很难找到结合点。结合此问题,规划老师先是根据其实际情况为其规划了标化考试的安排。此外,虽然同学所在的学校是国际课程体系,但相对来说其还是缺少国际化背景,针对此问题,老师建议了她去参加TOP30大学的暑期课程,这样也可以让她提前去感受一下美国大学的真实氛围。最后,鉴于其活动背景相对缺少公益活动类,老师又为其推荐参加了新东方前途合作的公益活动项目。
       
 
     
 
      夏校归来也转眼到了申请季,但是此时同学的标化成绩始终没有考出来,面对不到1400+的SAT分数,在如今高分云集的申请人中实在是不太有竞争力。时不我待,在最终确定选校的时刻,结合同学的具体情况,我们和家长还是最终决定“赌一把”,选择了前五十大学中相对来说不太热门的布兰迪斯大学。布兰迪斯大学虽然也是综合类大学,但是其规模其实和文理学院相似,也是小班授课,作为波士顿地区五大知名院校之一,还是很适合同学这样的小女生的。
       
 
     
 
      学校选定之后,便到了最关键的步骤,也就是主申请材料的写作。同学和很多申请人一样,在申请素材的选择上很是纠结,从最开始单一地写其小提琴特长,到写其如何克服在体育方面的短板,文案老师都认为其不能完全展示出同学的特质及相应的深度。多次沟通之后,我们最终决定写通过“护身符”串联起同学的成长经历。同学从小可能受父母的影响,有一些“封建迷信”,包里总会带着自己的“护身符”,她之前一直认为是小小的护身符帮助她克服了公众演讲时的恐惧,让她走出舒适区,并勇敢和之前害怕的人沟通交流等。但是一次意外事件,改变了她的看法。
       
 
     
 
      一次重要的小提琴比赛之前,她不小心把自己的护身符弄丢了,此时她十分担心自己会发挥失常。但是比赛马上开始,护身符却怎么也找不到,只能硬着头皮去参加比赛。然而,比赛却十分顺利,同学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此时的她才终于明白其实并不是什么护身符在帮助她,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平时的刻苦努力。
       
 
     
 
      最终,结合其整体背景,我们相信此篇申请材料在其申请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成功地打动招生官从而获得理想录取!
 
    
 
 
      收到录取之后,同学的家长也在群里惊呼,“老师,咱们这是逆袭了吧?” 确实,单纯地看同学的分数的话,录取到TOP40的学校确实是逆袭了,但是整体来看,提前的活动规划,查漏补缺,精准的院校选择以及申请素材的出奇制胜才是其逆袭的关键!
       
 
     
 
      ▶ 制胜因素: 
       
 
      1. 申请素材的精准选择
       
 
      2. 活动背景查漏补缺,早规划
       
 
      3. 精准选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