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读大学,在面临择校问题时,我们该从哪方面入手?普高、公立学校国际部、和国际学校那么多,孩子适合哪一所?接下来将带您从录取结果看择校和留学规划,为您提供全面解答!
■ 近两年北京学校美本录取结果排名

2019年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收获了27个前十学校的offer,人大附有14个,师大二附有2个,二中有1个,人大附西山、三十五中、十二中的offer集中在前五十的学校。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结果最好,前十名offer收获最多,排名前三十的学校也基本上都有学生被录取。人大附ICC紧随其后,前三大学有6个offer,有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学的offer。然后是师大二附,前十的学校有1个芝加哥和1个约翰霍普金斯的offer,录取结果集中在前五十的学校。

再往后是二中,因为学生少,从录取结果来看算是表现很好:芝加哥大学有1个offer,范德堡大学有2个offer,人大附西山、三十五中、十二中这三所学校结果比较好的也都在三十到五十的区间,因为这三所学校中考招生的分数线也低一些。
私立学校国际部公布结果的有王府、清华附奥森、新东方国际双语、二十一世纪、人朝分、汇佳和海嘉,其中王府去年有几位同学是比较靠前的。

从前三十整体的录取结果来看,北师大实验的特色是在头部的学生多,属于比较重视应试和硬核的实力的学校;人大附没有实验结果好,因为学生更多,而且课程更注重能力,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较多,应试方面比较少。
二中和师大二附这两所学校都属于第二梯队,申请结果不错,但和实验和人大附这些第一梯队国际学校相比录取结果会稍弱,其入口,即中考分数线也比实验、人大附稍低。
另外,十一学校没有公布官方数据,只公布了早申请的录取结果(下图)。


人大附ICC、实验、四中、十一学校这几所在2018年和2019年呈现的表现差不多。实验和四中申请的结果是在前三十的表现是更好的,其次就是人大附和十一学校,再其次就是第二梯队的几所,包括首师附、二中、师大二附等。


2018年公立学校国际部还公布了录取率,北师大实验去年99%的学生都是前五十,首师附因为学生少,美国前30大学录取率达到50%的表现也很优秀。而十一学校和ICC头部的表现都非常好,但因为同学太多,数字上不占优势。

■ 普高、国际部和国际学校对比
如果现在正在公立的初中上学,首先应该考虑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有两个优点:一是学费普遍要比私立的国际学校低,性价比高一点;二是这些学校的录取结果好,课程体系和美国的课程衔接顺畅。如果目标是美国高中,建议就读国际学校,这些学校大多为IB、AP、AL的课程,可以更好适应国外高中的节奏。
普高方面,根据精英计划的一些案例来看,从普高去美国读本科的同学很多,但他们分散在北京的各个高中。读普高就要既准备学校的考试,又准备标化考试,压力很大。因为美国大学的申请,需要三个材料:校内的GPA、标化考试(托福和SAT)和活动,为了GPA,学校的课程是不能放弃的,压力大也是因为要和参加高考的同学一起去参加期中期末考试。
因此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是第一选择,因为招生更多,惟一缺点是有户籍限制——有的学校不招非京籍的学生。

首先是公立学校国际部2019年的中考分数线,因为中考考卷分区批改,每个区给分松紧度不一样,很多学校分区划线。而且今年数学变难了,虽然分数线划的高,但在加试的时候并没有像这个表里写的这么高,还是会存在一定的浮动。
第一梯队四所学校录取的结果好,中考的分数也会高一些。不过中考分数是一方面,加试的表现也很重要,因为国际部选的是更能适应去国外读书的人才,所以非常重视加试的表现,因此中考分数不是惟一的参考标准。
另外,所有公立学校国际部在中考结束后还没出成绩的时候,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加试。按去年情况看,中考前也有个别学校会办活动提前选拔学生,只不过没有签约,人朝分和八十中去年就办过这样的活动。
十一学校国际部A-level、AP和IB写的都是550,他们之前办了开放日,活动上让同学留一些信息,加试当天中考成绩出来以后,就会按照信息来筛选,再通知学生去加试,此外首师附和101都是这么通知的。另外,十一学校国际部今年有一个未来城项目,招生更多,分数也会降低。

2018年实验国际部分数线是西城550,海淀560,因为2019年的数学特别难,所以中考的成绩比2018年低。
这时就要关注区排名,因为如果只看分数线,每一年中考题难度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区排名来判断。可以参考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区排名先大概定一下学校,在初三下学期的一模、二模考完之后,也可以进行调整。而且学校如果有一些提前和招生相关的活动,也会将一模二模的成绩作为参考。

每个学校都有四个区排名,因为报公立学校国际部是不受区域限制的,学生可以申请非所在区的学校。如果目标是实验,按照分区定的分数线,海淀是553,西城是555,海淀553对应的区排名就是第607名,西城区排名555分对应的是717名。初三上学期期末和一模二模成绩满足所在区的区排名才能把目标定在这里,允许有一定浮动。
关于非京籍,非九类人:所谓的九类人,比如说有工作居住证的,在北京读高中学籍是按和京籍一样处理的。如果既不是京籍,又不是九类人,就相当于外地籍的考生,每个学校有自己的政策,有的学校可以招一部分的外地籍学生,有的就不招。

如果有户籍限制,选择范围比较小,或者不擅长中考,也可以参考私立的国际学校,像王府、汇佳,还有鼎石、世青、乐成等,优点是校园环境比较好,面向全国招生,有些学校不限户籍,而且入学的时候不看中考成绩,只是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
除了公立学校国际部、私立国际学校之外,还有一种私立学校是不招中国籍的,主要招的是外籍的学生,它的缺点也是对国籍有严格的要求,像德威,但是优点就是英语环境会好一些。
■ 留学备考规划
不管从什么样的途径申请美本前三十的大学,都需要满足以下的九个录取条件,归根结底就是三个方面:GPA;标化课程:托福、SAT、SAT2、AP,IB和A-level的话就是相应的全球通考;活动。

此外也要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尤其是什么时候申请,也就是高三刚开学的时候,九月开学,十一月就申请了,十月和十一月还有机会刷刷分,但所有的材料都要在高三一开学的时候准备好,甚至更早就要出分。如果想去美本前三十,托福应该考到一百一十分以上,SAT应该考到一千五百分以上,并且还要有时间考几门AP和SAT2,同时还要准备读夏校,做学术课程和活动,这些都要分摊在高一、高二这两年。
另一方面,不论是普高、公立学校国际部,还是私立的国际学校,基本上高二暑假都会去夏校,也就是美国大学办的夏季课程。如果想修有学分的夏季课程,基本上托福需要一百分,申请的时间是这一年的二月。七八月在美国读了一个暑假,回来之后口语和听力会好一些,所以在高三的九月有很多同学考托福出了分。
托福规划都是给夏校设计的,夏校申请之前有分,夏校回来之后出分,这是最基本的考试规划。但是有些同学现在已经初三了,没有时间学托福,肯定得等中考之后才开始学,中考之后七月八月开始学托福,然后在高一的十二月,争取考一个八十分的成绩,如果在高一上学期能拿到八十分,高一下学期争取拿一个九十分就可以直接开始学SAT。

根据数据统计,托福九十分开始学SAT,大约一个假期加上一个学期的练习之后,SAT的成绩是一千二百八左右,也就是说托福成绩和SAT的成绩有较强的相关性。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案例,托福和SAT考察的虽然都是英语,但是方向不太一样,托福考的是语言,SAT考的是学术,所以有些同学托福阅读特别高,但口语写作分比较低,这在SAT的考试中就会有一点优势,因为SAT里面不考口语和听力了,只考阅读和语法还有数学,所以阅读虽然难,但是托福阅读分高的同学也可以在SAT阶段发挥出优势。

上图是普遍的情况,同学们在开始学SAT的时候,托福基本上都是一百零五以上的,所以托福水平是SAT的基础,托福高SAT学起来不费劲。

规划SAT的时候要划一个大概的时间轴,因为考试次数不像托福那么多,在亚太地区下半年只有十月和十二月,上半年只有三月和五月。八月份这一场我们经常规划,但这场要去美国考。如果想在申请前考三次SAT,又要确保在托福九十分的时候开始学SAT的话,就要从初三中考之后开始学托福学到十二月,考到八十分,到第二年六月考到九十分,然后在暑假开始学SAT,在高二刚开学的十月或者十二月就可以去考SAT。
考试时间一般都会选择十二月,因为十月考试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在高一的上学期十二月首考的时候就达到了一百分以上,或者起码九十分以上才可以开始学,他们学了一个寒假加一个暑假。如果准备的没有那么充分,十二月份去考更好。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美本申请的结果主要取决于校内和标化的成绩,和就读的学校性质没有直接关系。在备考过程中,什么时候出分,出分后的时间用来做什么,这些要素是申请中的重点,是我们规划的时候需要去关注的。
本文系北京新东方美本精英计划教学主管任宜老师的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以上就是关于普高/公立国际部/国际学校优势的详细解析,如果大家对此类问题有疑惑,欢迎大家在线咨询专业老师,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出国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