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苏奕夫前往澳大利亚,开始寄宿求学,在经历了语言挑战、孤独测试、以及学业磨合之后,这位15岁少年的人生开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人生的方向也更加明晰。
少年离乡 追梦澳洲
奕夫的留学梦很早就有了,初中时参加的一场联合国模拟大会(MUN)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那以后,他连续多次参与不同规模的联合国模拟大会,在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了很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小伙伴,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他也从小伙伴们的口中了解到关于海外的点滴,包括不同的教学方式。
在国内的时候,他的专业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突出,所有的兴趣和热爱,在国内应试教育之下显得比较“不务正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向父母提出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得益于之前国内众多的实践尝试,申请留学之路非常顺利。疫情爆发前夕,奕夫进入瓦特尔纳中学(Wantirna College),就读10年级。瓦特尔纳中学是一所政府公立的男女混合学校,位于墨尔本东南区,靠近蒙纳士、迪肯等重点大学。
奕夫与同学们的课间合影
奕夫提到, 跟国内的考试考核不同,瓦特尔纳中学是采用出勤率和学分来进行考核的,日常测验则是作为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参考标准。学校开设了30多门VCE课程,学生可以从中选择感兴趣、更适合自己的学科。在各大类的划分中,又会有很具体的类目,例如生物这一类当中又会划分有药理学、生物医学等,学生通过兴趣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也在无形中为未来的职业方向铺垫了基础。
学校授课采用小组讨论与面授相结合的形式,老师会在课上给一个大方向,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学习,或组建小组讨论,同时老师会给学生发放一份表格,学生通过填写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表格中还有专门的答疑解惑区,用于师生一对一交流。
他说,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尤其是国际部的老师,他们对留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状态都非常关注,过节的时候还会举办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很有归属感。有时候老师还会带领大家一起出游,还会组织烧烤聚餐,同学们自己带材料,自己动手烤,在趣味互动中感受团队精神。
穿越疫情,独自求学
回想起一年前的自己,奕夫忍不住笑起来。他说,刚到澳洲的时候,因为英文还不能够灵活表达,父母朋友都不在自己身边,遇到事情也不知道该跟谁说,这种孤独的情绪围绕着自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澳洲求学,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一般人多得多,所幸他寄宿的家庭对他很好,给了他家一般的温暖。
学校也考虑到语言问题这一点,为留学生们设置了用来过渡的语言班,在语言班里,同学们天南海北的交流,性格开朗的同伴们让奕夫也放下顾虑,在表达时不再仔细思考语法和结构,而是“能听懂就可以了”。语言班期末的时候还会设置一个测试,内容主要是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学术性和趣味性双重兼顾。
他说,跟一年前相比,自己能够明显感觉到自身所发生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整个人变得更加活泼开朗,而且能够用英语自如表达;变化之二就是能够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人,在澳洲的这一年多时间,他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也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变化之三就是更加独立,因为热爱旅行,假期里他探索过周边很多景点,自驾游的时候居多,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进一步开阔了他的视野,同时也在优美的风景中感受到每一点滴的美好。
疫情爆发以来,学校的课程改为线上加线上混合授课模式,一些主要课程仍然是线下授课,部分选修课则调整到了线上,虽然对整体的学业没有很大影响,但父母没办法随时过去探望他了,对于奕夫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成长经历。
不过这段时间,他在学习之余开始钻研起自己最感兴趣的生物科学,时间过得非常充实。这也是澳洲精英教育非常值得肯定的一点: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尽情探索,并为之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指导。
醉心研究,主动探索
奕夫目前正在研究的是CB-1受体的激活机理,这本来应该是12年级甚至大学阶段的一个研究课题,不过因为对这一部分非常感兴趣,他开始自发研究。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学科的老师也会相应提供指导,“老师会非常积极的鼓励我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探究,并且会在能力范围内给我们提供尽量多的帮助。”
他所在的年级类似国内的高一,在国内的话,高二就会面临文理分班,不过澳大利亚采取的是自主选课模式,所以不会有分班所带来的知识局限性。奕夫说,自己很喜欢理科类,不过文科类的政治、地理等他也很感兴趣,所以选课的时候会二者兼顾。知识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悦纳,根据学生自主选择所学来的知识印象会更深刻。
根据兴趣去寻找和发现知识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学习态度,就如当初参加MUN(模拟联合国)一样,奕夫的“模拟联合国”经历挺长的,期间参与过校际、省际以及国家际的多场模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模拟的问题都是依照现实中的联合国来实行,用来辩论和陈词的证据及事件也都是依照新闻或联合国相关条文,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对国际形势有更直观的认识。
提到关于MUN(模拟联合国)的相关经历,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交到了很多优秀的朋友,而且拓宽了眼界和对世界的认知。同时也养成了他遇事多思考的习惯,也正是这个好习惯,让他快速适应了澳洲的学习和生活,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奕夫与朋友们一起
澳洲的教育主导人文和自由,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在学校里一步学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人格,学校不是批量生产的工厂,而是要教给学生将来继续学习知识的方法。基于这点,他们特别注重学生在音乐和体育方面能力的培养,强调团队合作,很关心学生是不是有很多兴趣爱好。其次,澳洲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非常有耐心,针对学生的毛病,老师除了提出要求,重要的是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些学生能接受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这正是像奕夫这样的孩子所需要的。
描摹梦想,拥抱未来
跟同龄人相比,奕夫有着很难得的清醒和成熟,这也是父母放心他独自一人在澳洲求学的主要原因。他的很多朋友都是年纪比他大的大学生,就读于悉尼或者墨尔本,闲暇时刻,他会开车去找朋友们玩,在畅谈中设想未来的模样。
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奕夫说:“当初是为了开阔眼界去选择澳洲留学,但是我的归属肯定不会在这儿”,在他的规划中,大学阶段仍然是一个知识的累积过程,所以他选择在澳洲这种人文气息浓厚的教育环境中完成大学学业,而研究生阶段则是在专业领域不断伸延的过程,他觉得等成长到这一阶段后,也许自己会选择像英国和美国这些科技力量比较高的国家的院校。“我以后的专业想选择医学这方面的,所以对我来说,未来需要进修的路还很长。”
他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肿瘤学和一些核医学,这也是当前医学领域很难攻克的几大难题。尤其肿瘤学,所涉及到的常见疾病几乎都是各种癌症,这些疾病是当前人类生命的一个直接威胁,研究并战胜这类医学难题任重而道远。在奕夫看来,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是自己对世界的微末贡献。
今年的疫情对留学生们来说是一大考验,奕夫虽是在疫情爆发之前抵达澳洲的,但也是整场疫情发展的见证者,小小少年需要面临的是人生地不熟的各项挑战,以及无边际的孤独感,不过他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社交能力,给自己和家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关于留学的一些建议
回顾这一年多以来的留学生活,奕夫还提出了关于留学的一点小建议:
一、要学会情绪管控。刚到异国他乡,尤其是语言沟通还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排解情绪,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像他找到的办法就是多跟同学老师交流,在沟通过程中也交到很多好朋友。
二、找到自身的优势,并且勇敢表达。他在国内时参加的很多社团活动所积累到的经验,完美的应用在澳洲的学校生活中,现在他已经能够自如的主导社团活动。
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他提到,因为性格和兴趣原因,他认为自己可能更适应澳洲的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利用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他建议想要申请出国留学的同学不要盲目申请,而是先考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再做决定。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