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父母可能都有催促过孩子,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会对孩子说:“快点快点快点!”在线咨询
为什么要接连说那么多“快点”?似乎一个“快点”都不足以表达内心的着急,但是孩子也没有快起来呀。
有位网友在微博说:小时候吃饭,听到大人说得最多的是,慢慢吃;出去玩的时候,听到大人说得最多的是,慢点走、别跑。但是稍大一些的时候,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快点走,快点做作业,甚至还有快点玩……
同样是这个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要他慢,大一些了,又要他快……孩子会困惑到底是要快还是要慢?也许,是我们成年人太过注重孩子在我们眼里的样子,而没有看到孩子本来的样子。
当孩子没有成为父母眼里的样子,孩子的行为,可能就成了父母眼中的问题行为,甚至,因为长期处于父母的投射下,孩子的行为就真的演变成了问题行为。在线咨询
当我们太过注意孩子的问题行为,觉得有问题就需要修正,但问题行为的背后,往往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大人们总是会希望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父母之所以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正是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的磨蹭,打乱了自己的节奏。所以父母必须处于主动地位,要求孩子跟着成年人的节奏走,却不曾想过,这样会打乱了孩子自己的节奏。
成年人和孩子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这有明显的生理差别、智力认知差别。在线咨询
孩子很难达到成年人眼中的快,而且这个快是个主观题,爸爸和妈妈的标准不一样,
妈妈这次和上次的标准又不一样,多快才算快啊?
孩子没有办法认识到,父母要他快究竟是要多快,所以孩子也很难变快。
为什么会越催越慢呢?
如果从父母的动力来看的话,孩子的慢,不仅打乱了父母的节奏,而且把父母心中对孩子理想状态的想象给打破了,这会给成年人带来一种失控感 。
因为我们都不想让事情处于失控状态,更不想孩子变成我们不喜欢的样子。在线咨询
有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数学老师的孩子数学差?
因为有些老师会认为,我的数学那么好,我教的学生那么好,怎么可能教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因此,有的数学老师会特别在意自己孩子的数学成绩,当孩子的数学成绩,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这就会让自己的自恋受挫。他会想着通过要求孩子,控制孩子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以期达到逃避无能感的目的。
学习本该是孩子的事情,但是父母为了不失控,为了自己的自恋,过多的介入孩子的成长节奏。因为家长边界不清,于是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也会困惑,什么才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这是我的事,为什么我不能选择和控制?为什么需要按照父母的节奏走?在线咨询
家长的介入,会让孩子的自我功能被削弱。
原本孩子只是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因为父母的介入,孩子的重点就不是在做好事情上面了,而是变成了找寻自我的内在斗争:是自我功能被父母外包, 还是为自我权利去做斗争?
如果“快”是你的,那“慢”就是我的,磨蹭的孩子,通过时间上的延长,来拓展和确认自我范围,于是,孩子就变得越来越慢,因为他会觉得,“慢”才是他自己,快的都是父母。
所以有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有些老师的孩子,学得最差的科目就是自己所教的这门。因为数学老师过于在意孩子数学的成绩,孩子就会有种自我被入侵的感觉,为了和父母有所区别,所以孩子想用自己的差和父母的好产生对比,以此找到自我。
但是,在这场斗争中,孩子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不如意的。在线咨询
赢了,做自己了,就变成是一个磨蹭的人,因为认同了家长的投射,不由自主的成为了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但是没办法,只有这样能和父母区别开来, 他们是他们,自己是自己。
败了,不做自己,听父母的,就有种自我边界被侵占了感觉,就算是“快”,也是被他人要求以后达到的。
所以,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要么学会了取悦他人,学会了优先满足他人的愿望,要么却因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感到自己是不好的,认为不好的才是自己。这都容易让孩子丧失真实的自我。
所以
◐ 尊重孩子的磨蹭
适当的催促孩子,可以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
当父母不能看到自己的焦虑,就容易将焦虑投给孩子。经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甚至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找不到自我的存在感,甚至为了找到自我,故意要和父母反着来,所以孩子越催越慢。在线咨询
◐ 用你的言行引导孩子的言行, 而不是批评与责备
当孩子磨蹭时,家长会引出焦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好像就是吼孩子,甚至是打骂。但这往往会把孩子吓住,他们这时候的快,是因为害怕,不是发至内心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借助闹铃,提醒孩子事情大概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做什么事用多长时间,让孩子感受成年人对时间的观念和行为方式。
孩子有自己学习和探索的节奏,或者我们可以试着去感受和理解孩子。或者,我们也可以试着不再对孩子说“快点,快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