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之路
辜鸿铭生于马来西亚,小时候学的是英语和葡萄牙语。父亲是橡胶园的总管,义父是橡胶园的主人,一个英国人。辜鸿铭10岁那年,随着义父到英国求学,到英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剪掉辫子,换上西装。
辜鸿铭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洋科学,在爱丁堡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此时,辜鸿铭获文、哲、理、神等十三个博士学位,会说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九种语言。他在德国人举办纪念俾斯麦百年诞辰会上所作的即席演讲,博得一片喝彩。
痴迷中国文化
14年的求学生涯使他对西方文化非常精通,1881年,当辜鸿铭回到马来西亚槟城州时,遇到了清朝外交家马建忠。他们虽然年龄相差10余岁,却一见如故。思想上受到重大触动,开始钻研中国文化。
从此,辜鸿铭成了中华文化的忠实捍卫者。他将《论语》《中庸》《大学》等国学经典著作翻译成英文,在国外刊行,让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
1885年,辜鸿铭来到中国,在湖广总督张之洞处担任外文秘书。这一做就是20多年。
1908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即位后,辜鸿铭来到北京,担任外交部侍郎。1910年,辜鸿铭离开京城来到上海,担任南洋公学监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辜鸿铭辞去公职,表示与清朝共进退、绝不在新政府任职的意思。
此后,辜鸿铭就成了清朝的“遗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的脑子后面总是拖着一条油光可鉴的辫子。当他在北京大学教书时,那条辫子就成了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这样描写辜鸿铭:“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
清末民初,国人对洋人畏畏缩缩,辜鸿铭在北京大学教书时,经常怼洋教授。钟兆云《辜鸿铭》记载了一则趣事:
“那时北京大学的洋教授们,在走廊里,若看到辜老先生走过来,总是远远的靠边站着,恭迎致候。而辜氏到了面前,见英国人,用英文骂英国不行,见德国人,用德文骂德国不好,见法国人,则用法文骂法国如何不堪,那些洋人无不被骂得个个心服。所以,他对于洋人,和那个时候普遍的先矮了半截的畏缩心理完全相反,他是不大肯买外国人的账的。”
针对许多洋教授指责中国人野蛮落后的说法,辜鸿铭不客气地驳斥:“你们并不比中国人高尚一丝一毫,甚至更加的野蛮和肆无忌惮,你们只不过是拥有机枪和大炮罢了。”
辜鸿铭口才很好,在北京大学讲课时从来不带教材,走上讲台就滔滔不绝地开讲。当年,他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六国饭店用英语讲演《春秋大义》,公开售票,票价还很贵,达到了2元,比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等名旦的戏票价格还贵,且一票难求。
那时候,不少西方人都兴致勃勃地买票来看辜鸿铭演讲。于是,“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