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有很多中国家长纠结于学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出国,因为中国式的教育一直被很多国内家庭不看好:“死读书”,“死记硬背”,“墨守成规”就成为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把孩子送到中国来接受教育。这是为什么呢?
据媒体报道,一贯“骄傲”的英国人,居然诚恳地着手普及“中式数学教育”了——不是小范围试点,而是计划8000所小学,几乎占英格兰地区小学总数的一半;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包括了经费、师资培训、课题研究的一揽子计划。“填鸭式”颇受诟病的“中式数学教育”,墙内开花墙外香,难免让之前持批评意见的人,心里五味杂陈。
曾经,“中国式教育”似乎是一个贬义词。提到它,我们会联想起诸如“死记硬背”、“填鸭式”、“题海战术”这类词语。中国式教育被描述成一种刻板、强硬、不人性化、扼杀创新的模式,唯一的作用不过是“应试”。或许,我们也都很熟悉那种模式化的鸡汤小故事。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有哪些不同、中国老师与外国老师相比怎么不同、中国课堂氛围与外国课堂氛围如何不同……反正一到中国就是学生没有想象力、不够灵活、循规蹈矩、埋头读书,而外国孩子保留着自由的天性和丰富的创造力,大胆、独立、全面,有无限的可能性。
但这确实是这样的吗?中国式的教育真的如此撑不了台面。事实证明,情况也并非如此。除了英国人采用了“中国式教育”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教育,美国甚至其他的一些国家也都参与了其中——认为“中国式教育”才是正解。
网络热传一篇名为《美国夫妇:我们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上学?》的文章,文中,美国籍父亲国籍母亲,为了让女儿接受中国的教育,举家移民中国。由此引发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思考。他们认为美好的校园回忆、更为公平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就在去年,英国BBC播出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进行了一场中英教育大PK。在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些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式教育”和在我们国人眼中“中国式教育”的真有所不同吗?还是我们因为某种舆论蒙蔽了双眼。
小编认为,东西方教育各有不同。也不能说“中国式的教育”真的就如我们所说的“墨守成规”,只是因为大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教育模式。英国在课堂推广中式教育,却采用中国的“拿来主义”,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教育方式上。我们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扎实,但确实存在不足。国外的教育灵活轻松,但也有它的弊端。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秉持着这种谦虚的态度,不用太妄自菲薄。知优知劣,才能够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