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能力考试:雅思(IELTS) vs 托福(TOEFL iBT)
雅思和托福均考察 “听、说、读、写” 四项能力,但题型、评分标准、考试形式差异较大(雅思分学术类 A 类 / 培训类 G 类,托福为机考),需先根据目标国家 / 学校要求确定考试类型(如英联邦更认雅思,北美更认托福,近年多数学校已双向认可)。
1. 阅读:抓 “定位 + 逻辑”,拒绝逐字翻译
阅读的核心是 “在有限时间内精准找答案”,而非读懂每一句话。
2. 听力:练 “精听 + 笔记”,抓 “信号词”
听力的关键是 “捕捉关键信息”,而非记住所有内容,笔记是核心工具。
-
雅思听力(4 个 section,30 分钟听 + 10 分钟填答案,题型多样:填空、选择、地图):
- 技巧 1:预读题干,划 “预判词”—— 如填空题中 “a ______ book”,可预判填形容词(如 “historical”);选择题中 “what will the speaker do next?”,预判听 “未来动作”。
- 技巧 2:地图题(高频难点):听前先看地图的 “方向标、图例、已标地点”,听时抓 “方位词”(turn left/right, opposite, next to, on the corner of),同步在草稿纸上简单画路线。
-
托福听力(4-6 个 lecture+2-3 个 conversation,机考,听后做题,无复听):
- 技巧 1:练 “分层笔记法”—— 用符号快速记录(如 “∵” 表原因,“→” 表结果,“?” 表疑问),重点记 “lecture 的结构”(开头:主题 + 目的;中间:分论点 1 + 例子,分论点 2 + 实验;结尾:总结 + 延伸)。
- 技巧 2:抓 “信号词”(如 “Now, let’s focus on…”“The first reason is…”“But here’s the problem…”),信号词后往往是考点(如细节、转折、观点)。
-
通用注意:每天 1 小时 “精听训练”(听 1 句停 1 句,复述内容,再对照原文改错,重点纠正 “连读、弱读” 导致的漏听);用 “BBC Learning English”“TED Talks” 练泛听,适应不同口音(雅思含英 / 澳 / 新口音,托福以美音为主)。
3. 写作:扣 “评分标准”,先搭框架再填内容
写作的核心是 “满足考试的评分维度”(如雅思看 “任务完成度、连贯与衔接、词汇丰富度、语法多样性”;托福看 “任务回应、组织逻辑、语言运用”)。
-
雅思写作(A 类:小作文 150 词(图表 / 地图 / 流程)+ 大作文 250 词(议论文),60 分钟):
- 小作文:
- 技巧 1:图表题(线图 / 柱状图 / 饼图):先找 “趋势(上升 increase / 下降 decrease / 波动 fluctuate)”“极值( peak / 最低 bottom)”“对比(相似 similar to / 差异 different from)”,用 “数据支撑”(如 “From 2010 to 2020, the number rose from 100 to 300, an increase of 200%”)。
- 技巧 2:地图题 / 流程题:用 “方位词 / 顺序词”(如 “in the north of”“firstly, then, finally”),避免遗漏 “变化 / 步骤”(如地图题中 “newly built hospital”“disappeared farm”)。
- 大作文(如 “Should governments ban plastic bags?”):
- 技巧 1:搭 “四段式框架”:引言(背景 + 观点,如 “Plastic pollu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and I believe governments should ban plastic bags”)→ 论点 1(理由 + 例子,如 “reduce environmental harm, e.g., plastic bags harm marine life”)→ 论点 2(补充理由,如 “encourage eco-friendly alternatives, e.g., cloth bags”)→ 结论(总结 + 建议,如 “Banning plastic bags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planet, and governments should promote public awareness”)。
- 技巧 2:避免 “模板化”,用 “衔接词” 让逻辑更顺(如 “However”“Furthermore”“In contrast”),词汇替换(如 “important” 换成 “vital/crucial”)。
-
托福写作(综合写作 250 词 + 独立写作 300 词,50 分钟,机考):
- 综合写作(听一段 lecture 反驳读的 passage,总结两者观点):
- 技巧 1:读 passage 时,记 “3 个论点”(如 “passage 说 XX 政策好,理由 1/2/3”);听 lecture 时,对应记 “每个论点的反驳理由 + 例子”(如 “lecture 说 XX 政策不好,因为理由 1/2/3,比如…)。
- 技巧 2:写作时用 “对比逻辑词”(如 “While the passage claims that…, the lecture argues that…”“The passage’s point about… is contradicted by the lecture, which states that…”)。
- 独立写作(如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that students should take part-time jobs?”):
- 技巧 1:搭 “五段式框架”:引言(观点)→ 论点 1(理由 + 细节,如 “earn money to reduce family burden, e.g., pay for textbooks”)→ 论点 2(理由 + 细节,如 “gain work experience, e.g., learn communication skills”)→ 让步段(承认反方合理,但反驳,如 “Some say part-time jobs take time from study, but proper time management can solve this”)→ 结论。
- 技巧 2:机考时注意 “格式”(段落空行,避免大段堆砌),用 “拼写检查” 但不要过度依赖(优先保证流畅度)。
-
通用注意:每周写 2-3 篇,对照 “评分标准” 自改或找老师批改;积累 “话题素材”(如教育、环境、科技类的观点和例子,避免写作时无话可说)。
4. 口语:练 “流利 + 连贯”,避免 “背诵式表达”
口语考察 “即时沟通能力”,雅思是面对面与考官对话,托福是机考录视频,需适应不同形式。
二、学术能力考试: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 vs GMAT(商科研究生入学考试)
GRE 适用于除商科(部分 MBA)外的多数研究生专业,GMAT 主要针对商科(MBA、金融、会计等),两者均考察 “逻辑思维”,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
1. GRE:重点突破 “词汇 + 逻辑”
GRE 分 “Verbal(语文)、Quantitative(数学)、Analytical Writing(写作)”,难点在 Verbal(词汇量大、逻辑复杂)。
-
Verbal(2 个 section,20 题 /section,30 分钟 /section):
- 题型:填空(Text Completion)、阅读(Reading Comprehension)、句子等价(Sentence Equivalence)。
- 技巧 1:词汇是基础 —— 优先背 “GRE 高频核心词”(如 “ambiguous(模糊的)、corroborate(证实)、ephemeral(短暂的)”),用 “词根词缀法” 记忆(如 “anti-” 表反对,“bio-” 表生命),避免死记硬背。
- 技巧 2:填空:先 “分析句子逻辑”(因果、转折、递进,如 “because”“but”“even though”),再根据 “逻辑关系” 选答案(如转折关系中,空格与前文语义相反)。
- 例:“Although the experiment was considered a failure by the researchers, it provided valuable data that would ______ future studies. → 逻辑是 “转折”,前文说 “失败”,后文应填 “帮助”,如 “facilitate(促进)”。
- 技巧 3:阅读:GRE 阅读多为 “学术议论文”,重点读 “段落结构”(论点 + 论据,如 “作者提出观点→用研究 / 例子支撑→反驳对立观点”),题目多考 “主旨、细节、逻辑推理”(如 “作者为什么提到 XX 例子?”—— 答案通常是 “支撑前文论点”)。
-
Quantitative(2 个 section,20 题 /section,35 分钟 /section):
- 考点:高中数学(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无微积分),难点在 “题目理解” 和 “陷阱设置”。
- 技巧 1:熟悉 “数学术语”(如 “integer(整数)、prime number(质数)、hypotenuse(斜边)”),避免因术语不懂而错题意。
- 技巧 2:用 “排除法” 快速解题(如选项中有明显不符合逻辑的,先排除),注意 “单位换算”(如 “米→厘米”)和 “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如 “x 为正整数”)。
-
写作(Analytical Writing,2 篇,30 分钟 / 篇):
- Issue(发表自己的观点,如 “Should universities require students to take courses outside their major?”):
- 技巧:搭 “三段式”—— 引言(观点 + 理由概括)→ 论点 1(理由 + 例子)→ 论点 2(理由 + 例子)→ 让步 + 结论,重点是 “逻辑严密”(避免漏洞,如 “承认跨专业课程有压力,但长期有益”)。
- Argument(分析一段文字的逻辑漏洞,如 “某公司说‘销量下降是因为广告不足’,请找漏洞”):
- 技巧:找 “3 个核心漏洞”(如 “因果倒置”“样本不足”“偷换概念”),用 “逻辑词” 分析(如 “The argument assumes that A causes B, but it ignores other factors that could lead to B, such as…)。
2. GMAT:聚焦 “商科逻辑 + 数学应用”
GMAT 分 “Verbal、Quantitative、Integrated Reasoning(综合推理)、Analytical Writing”,Verbal 中的 “Critical Reasoning(逻辑推理)” 和 “Sentence Correction(句子改错)” 是难点,更贴合商科场景。
三、所有考试通用的 “高效准备法则”
- 明确目标分数:先查目标学校 / 专业的 “最低分数要求”(如雅思 6.5、托福 100、GRE320、GMAT650),再设定 “分数”(比最低高 0.5-1 分,增加竞争力)。
- 制定 “分阶段计划”:
- 基础阶段(1-2 个月):背核心词汇(如雅思 3000 词、GRE3000 核心词),补语法 / 数学漏洞(用 “语法书”“高中数学公式表”);
- 强化阶段(2-3 个月):分题型刷题(用 “官方指南 OG”“剑桥雅思真题”“GRE Official Guide”),总结错题(标注 “错误原因”:词汇不认识、逻辑没懂、粗心);
- 阶段(1 个月):做 “整套模考”(严格计时,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复习错题本,调整心态(避免考前焦虑)。
- 优先用 “官方资料”:官方资料(如雅思 OG、托福 TPO、GRE/GMAT OG)最贴合考试难度和题型,避免过度依赖 “非官方模拟题”(可能偏离考点)。
- 利用 “碎片时间”:用 APP 背单词(如 “不背单词”“Quizlet”),听听力素材(如通勤时听 BBC / 托福听力),积累口语 / 写作素材(如记 “例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马云创立阿里巴巴)。
最后,考试准备的核心是 “针对性”—— 先通过 1-2 套真题找到自己的 “薄弱项”(如雅思阅读 NG 题总错、GRE 填空词汇不认识),再集中突破,避免 “盲目刷题”。只要方法正确、坚持练习,多数人都能达到目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