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专业:艺术向左,技术向右,应该选哪条路?同样是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却大不同!立即咨询>>>
站在日本大学院的门槛前,数字媒体这个热门方向突然分裂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条通往感性的艺术殿堂,一条通向理性的技术王国。这不仅仅是选专业的简单问题,更像是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完全不同的职业以及看待世界、解决问题的整套思维逻辑。
1、专业对比:
艺术创作与技术实现的本质差异
“数字媒体艺术(デジタルメディアアー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属于艺术设计学类。
它侧重于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课程体系也紧扣 “艺术 + 技术” 双维度,本质上是艺术类专业,强调美学、创意和视觉表达。
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色彩构成、视觉传达、动态设计、交互叙事等课程,培养的是利用数字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毕业生通常从事UI/UX设计、游戏美术、动态图形设计、新媒体艺术等工作。所以在选择或深耕方向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擅长的专攻。
“数字媒体技术(デジタルメディアテクノロジー):”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则属于工科计算机类。它研究的是数字媒体的获取、处理、存储和传输技术,强调编程能力、算法设计和系统开发。
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毕业生多成为VR/AR开发工程师、游戏程序员、多媒体系统架构师等。
在日本大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通常属于艺术设计学方向,而数字媒体技术则根正苗红地隶属于情报理工研究科。一个在设计与艺术的海洋里培养美感,一个在计算机的硬核世界里专攻代码。
2、院校地图:立即咨询>>>
艺术圣地VS技术堡垒
数字媒体艺术代表院校及教授:
东京艺术大学 大学院映像研究科 メディア映像专攻
教授代表:桂 英史教授
研究方向:メディア研究、図書館情報学
武藏野美术大学 大学院造形研究科 デザイン専攻 デザイン情報学コース
教授代表:大石 啓明教授
研究方向:デジタルアート、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ス
* 武藏野美术大学デザイン情報学学生毕业作品
数字媒体技术代表院校及教授:
东京大学 情报理工学系研究科 创造情报学专攻
教授代表:五十岚健夫教授
研究方向:ユーザ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コンピュータグラフィックス
早稻田大学 基干理工学研究科 表现工学专攻
教授代表:河合隆史教授
研究方向:インターメディア工学
3、出愿要项:立即咨询>>>
侧重点不同的材料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出愿材料重点:
1.作品集(ポートフォリオ):核心中的核心
2.研究计划书:强调艺术性与理论深度
考试内容概括:书类审查+小论文+实技+面试
1.书类审查
2.小论文
3实技考试(部分院校):现场创作或者技能演示
4.面试
5.日语成绩(英语非必须,根据院校要求决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立即咨询>>>
出愿材料重点:
1.研究计划书
2.学术论文发表或研究成果等
3.英语成绩
考试内容概括:书类审查+笔试+面试
1.专业科目考试:编程、算法、数学基础
2.面试:技术实现思路与逻辑思维能力
语言要求区别立即咨询>>>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因为是工科类,所以更注重英语(托福/托业/雅思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则更注重日语,需要N1/N2
4、院校过招:你的“入场券”与“闯关秘籍”
在选择奔赴日本深造数字媒体之前,先来一场彻底的自我剖析吧!下面的清单不仅是官方的报考门槛,更是你内心天平的砝码。看看你满足的,是左边还是右边?
数字媒体艺术
1.具备扎实的艺术创作能力或潜力
2.对媒体社会批判有浓厚兴趣
3.擅长感性思维与视觉表达
4.日语N1(部分院校要求N2)
数字媒体技术
1.具备扎实的编程与数学基础
2.对技术创新有强烈热情
3.擅长逻辑思维与系统分析
4.日语N2+英语(英语能力强有优势)
数一数你符合的条件,答案是否已经呼之欲出?
5、就业前景:立即咨询>>>
各有所长,互补共赢
两个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既有区分又有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互联网公司:UI/UX设计师、产品设计师
游戏公司:游戏美术师、概念设计师
影视公司:特效师、动态图形设计师
广告传媒公司:视觉设计师、创意指导等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就业方向:
科技公司:VR/AR开发工程师、游戏程序员
软件开发公司:图形图像算法工程师
互联网企业:技术研发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等
选择没有对错,但适合与否决定了你未来是如鱼得水还是度日如年。现在,看看你的电脑——是塞满了设计稿和作品集?还是布满了代码和技术文档?现在,你会选择了吗?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