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国外生活几个小疑难?
怎样参加学校社团?
兴趣为先 积累人脉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大三学生雯雯介绍,在开学当日,学校布置得像个游乐园,广场上学校的各种社团在招揽新生。学生如果对社团的认识不多,也可以多问问师兄师姐,看看他们觉得哪个社团比较符合自己的兴趣,还能积累人脉。
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专业的李文心介绍,他参加过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协会(Accounting Student Association,简称ASA)和舞蹈俱乐部。大部分美国商学院每个专业下面都会有一个这样专业性的组织,欢迎所有商科的学生参与。学生进入这个组织,几乎不用面试,但有些需要交年费,一般为20美元。如果学生想竞选组织里的E-board(类似主席团),必须通过申请,面试和竞选演讲才能进入。在ASA里,学生能结交到本专业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人都很可能会成为学生在专业课上的团队成员或者日后工作的伙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小张介绍,她当时没有参加学校的社团,而是自己组建了一个新的中国学生社团,在社团里面组织了一些乒乓球比赛、中国菜展示等。在国外申请办理一个社团的手续并不复杂,学校老师也会给学生提供帮助。
如何调节焦虑心理?
开口倾诉 找心理医生
毕业于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现在是加拿大罗耶列斯特学院招生代表的郭峰介绍,常见的留学生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多动症、学习障碍等。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通常是集中于每年刚开学的9月~10月,或者是12月的期末考试左右,部分中国孩子羞于开口去倾诉。郭峰认为,学生应该正视自身的问题,寻求外界帮助,例如可以打电话预约学校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学生可以先在学校里接受免费心理咨询,再考虑是否在校外进行咨询。
对于家长来说,也需要调节心理,掌握一些越洋亲子沟通的技巧。已出版《海归博士的家庭教科书》的留洋博士朱凡认为,父母要重视开学的第一天和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新学期给孩子打气,期末开考叮嘱几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同在,哪怕不能亲临现场,也要打越洋电话加油打气。
家长不要经常问孩子关于学习成绩等情况,反而可以多讲讲自己在国内的生活怎么样,孩子走了之后家庭或者自己有什么变化,自己又是怎么消磨这段时间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很爱他,随时可以倾听他的牢骚和烦恼。
家长若遇到孩子在国外有异常情况,例如突然在一个月刷卡超出平时的几倍,或者是经常不上课,晚上当夜猫子跟国内同学聊天,或者是喊着退学,家长也不要立即责骂,这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强。家长应该保持平和的语气,先问他最近是怎么回事,了解情况后再慢慢进行引导。
如何快速过语言关?
逛街多听 不懂就问
美国芝加哥大学MBA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法资银行的颐达说,她当时在国内报了托福培训班,培训了两个月,托福考试成绩也很好,但她还是用了1个学期的时间去适应。当时,颐达在美国非常爱逛街,也在逛街中锻炼了英语水平。“那些售货员讲话的速度特别快,我刚开始也听不懂句子,只能听懂一些单词,于是一遍遍地问和重复。但因为他们是售货员,也没办法不回答我,我也慢慢地锻炼了英语,了解了一些当地人用语的习惯。”(记者 李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