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台湾《全球中央》杂志刊文指出,瑞典义务教育的价值培养多过于知识和技能的灌输,从小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多元价值的理念教育,强调手工技能,尊重个体发展,这造就了瑞典学生的高创造力。
文章摘编如下:
瑞典孩童到12岁为止,都不会收到成绩单,老师也不会替孩童们排名。学生们彼此不会互相比较、竞争。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得到第一名,而是超越自己。
和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相较,瑞典4年级与8年级学生的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并没有那么亮眼,但根据经济智库马丁繁荣研究所 (Martin Prosperity Institute)2011年对全球82个对象地的创意指数(Global Creativity Index)评比,瑞典的创意指数名列前茅,北欧的芬兰和丹麦也在前5名中。
此项调查是以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3T:民众科技运用度(Technology)、劳工创造力(Talent)和社会对不同观点的容忍度 (Tolerance)作为评比。北欧的教育系统相当类似,他们的教育体制、上课方式和内容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培养出这样具高创造力的未来主人翁呢?
自选学校鼓励多元教育
瑞典义务教育为9年,提供7岁到16岁的学龄孩童就读。瑞典的教育从课本、午餐到交通都是免费。而父母除了公立和私立学校的选择之外,还有第三种选择:自选学校(Free school)。这是由政府补助、民间经营的学校,选读自选学校的学生和公立学校学生一样免学费,不需额外支付任何学费,且学生入学非透过考试,不能有任何限制。
瑞典的右翼政府在1992年的教改中实施自选学校,被认为可补充公立学校的不足,提供学生们更多元的教育环境。现今瑞典共有约750间自选学校,占目前总校数的16%,学生人数占总数的12%。这些自选学校规模不大,每间学生人数大约150人左右,但提供了多元选择,例如伊斯兰回教徒小学、中文小学、运动小学,也有家长为保存当地没落小学而接手经营的学校,或是为实施特殊教育理念设立的学校等。
没有成绩单的童年
瑞典孩童到12岁为止,都不会收到成绩单,老师也不会替孩童们排名。学生们彼此不会互相比较、竞争。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得到第一名,而是超越自己。此外,和大多数北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式教育理念一样,没有特别好的资优生,也没有特别差的学生,人人都重要。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将精力和时间放在比较落后的学生,而非用来培养顶尖学生,但这在瑞典也曾引起一些辩论。他们担心表现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反而感到无聊、无法更精进,影响国家未来的竞争力。2006年右翼政府执政后,便修正了左翼政府的教育制度,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不同进修课程的机会。
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各科
对于瑞典这样一个广泛接受外来移民的国家而言,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也落实在新住民之子的母语课程中。根据瑞典法规,若孩童来自父或母一方非瑞典语为母语的家庭,政府有义务提供每周90分钟的母语课程教学。由于每间学校的师资不同,孩童可能要到别的学校才能凑到人数上课,那么政府也有义务提供孩童接送服务。此外,每位孩童自七岁开始接受每周约2小时的英文课程。12岁开始,可选读第二外语。不同学校有不同第二外语的选择,最热门的是德语和法语。
瑞典从小就灌输孩童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并将性别知识融入各个科目之中。例如,在数学课中,孩童们要学会计算女性育婴假的天数。在课堂上老师也会去讨论挑战传统性别角色的议题,例如男生照顾宝宝、女生外出工作。孩童们自11岁开始学习性知识的课程,大部分的学校在孩童12或13岁时,教授保险套的使用、性病的缘由和传染途径。
下课不准待在教室里
在瑞典,户外活动相当重要,就算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中,小朋友下课时也被鼓励要在游戏场中玩耍。老师通常不允许学生在下课时间留在教室里,而是要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学校也会安排每学期两个整天的户外课程叫“新鲜空气日”,除了希望学生能远离城市,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之外,老师也带学生到森林里学习各种知识,包括采野菇、认识动物、看地图,以及户外游戏。父母也必须帮小朋友准备野餐的便当。此外,瑞典小学相当重视实用与手做教育,占总课程50%的比重,这些课程包括:公民学、体育、音乐、美术、缝纫、木工和金工。
从小开始多元价值和性别平等的教育,造就了瑞典人民对不同观点的高容忍度;强调手做教育以及从大自然中取材,提升了日常生活中对科技的运用度;尊重个别发展,而非相互比较、竞争的教育哲学,让多数人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天赋。重视价值的培养多过于知识、技能的灌输,这也许就是瑞典教育能教出高创造力学生的秘密吧!
编辑推荐:
世界各国大学及专业排名
出国留学必须避免的八大错误
疑难解答:留学专家一对一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