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能否融入该国社会对于留学成功与否来说,是至关紧要的。要能融入法国社会,你应当从与法国人交朋友开始,要有一批法国人(人数当然越多越好)在与你交往时“忘记”你是外国人而将你当作法国人。这样,你就能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工作,在与他们共同学习、工作、生活时,没有国籍、种族、文化的隔阂。
我到法国的第一站是兰斯大学,全靠师兄小刘的精心安排。小刘早我四年来到兰斯大学,有一帮法国好友,我到法国后,小刘慷慨地将他们统统介绍给我。真是应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中国古训,小刘朴实,他的法国朋友也个个朴实。
初到兰斯,生活上要安顿下来,很多事都要麻烦法国同学。法国同学用自己的轿车或家里的货车帮我买家具、搬家、到邮局取大包裹。他们中的电脑高手又成了我的电脑顾问,帮我买电脑,教我用电脑,并及时到我家排除电脑故障。他们都很善解人意,具有“心理咨询师”的素质,知道从精神上关心外国同学。我到法国后不到三个月,便是长达两周的圣诞节假期。法国人的圣诞节相当于中国人的春节,本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可是有一位法国同学怕我寂寞、想家,特地邀请我到他家过节。
法国同学有保持密切接触的方式,那就是固定在每周二的晚上有一个PARTY,常客有八九个人,大多是兰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体育,电影,歌曲,学业,就业,都是年轻人爱侃的话题,大家的共同语言不少。我因学习紧张,不可能每周都参加PARTY,但是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总是尽可能地参加,这可是练口语、练听力、学法语的绝好机会啊!练口语就是要大胆地说,不怕错地说。法国同学会细致地纠正我在遣词造句上的轻重、褒贬、分寸感方面的种种问题。
在国内学法语时,有一篇课文谈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民与德国法西斯英勇斗争的故事,课文中出现了“boche”一词,老师解释说,它是法国人对德国人的俗称。一次在与法国朋友交谈时我用boche称呼德国人,法国朋友听后大感惊讶,问我为什么这样称呼德国人。听我讲了学习这个词的经过后,法国朋友向我解释说,boche是二战时法国人对德国侵略者的称呼,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法国人对德国人的鄙称。现在二战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如果法国人还用这个词来称呼德国人,那就会被误认为法国人将历史的旧账算到了普通德国人身上,让德国人听到那就更麻烦了。错将历史上的鄙称当作没有褒贬的俗称来用,居然会引发出这么严重的问题,我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件事更使我感到,要学到地道的法语,只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多交几个法国朋友,随时向他们请教,收获之大常常会出乎意料。
我的法国朋友中,有好几位都是社会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总理不就是管理一国社会与经济的么,所以这个专业也被戏称为“总理的专业”。这个专业非常重视关于法国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教育,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都比较深厚,对法国社会、政治的了解也比较深刻。2002年的法国大选,是有过惊涛骇浪的。第一轮大选,正值法国的假日,绝大多数选民都认为胜出的肯定是希拉克和若斯潘,很多青年人便掉以轻心,耽于休假,放弃了投票,结果许多青年人拥戴的若斯潘被淘汰,而极右翼的勒庞却胜出。这一下使法国青年人震惊,激起了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心,于是又是示威游行,又是互相提醒,一定要认真参加第二轮投票、击败极右翼。大选期间,大选自然成为PARTY中压倒一切的话题。法国朋友们向我详尽地介绍法国各个主要政党和各个候选人的情况,介绍法国大选的制度。有一位同学的母亲在一个小城市担任市长助理,第二轮大选时我还应邀到该市市政府去参观了投票。这一段经历使我对法国的选举制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编辑推荐:
必备:出国留学能力评测
2013各国留学趋势预测
经典案例:留学成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