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几乎是国小物乏的新加坡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由于居民稀少,完全依靠本地人才来推动经济远远不够,因此,新加坡约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是由外国人填补的。
制造业和电信业是人才需求大户
新加坡自建国初期就崇奉“人才立国”的战略。在选拔精英方面,新加坡从不局限于地域。不可否认,新加坡所能培养的人才远不及需求,加之交通运输和资讯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化和全球化日益加速。因此,新加坡需引进大量优秀的外来人才,来维持该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0世纪80、90年代,为了吸引人才,新加坡政府决定鼓励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居民移居新加坡。1989年一年,新加坡政府就批准了2.5万名香港人到新加坡定居。过去的10多年,又有数以万计的新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新加坡。他们中部分人在通信及高科技企业工作,其余则在制造业和金融业等领域发展。
据统计,21世纪新加坡的新兴工业每年创造20000至25000个就业机会。其中,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每年约创造15000个就业机会。制造业中,电子工业是最大组成部分,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10%;其次是化学工业,在制造业的总产值中占22%的份额;工程业是第三大组成部分,在新加坡拥有2000多家公司和15万名左右员工。这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逐年激增。
目前新加坡的大部分商业机构采用电子商务,这又需要大量的软件、多媒体宽带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此,李光耀在国立大学的演讲中重申:“吸引外来人才对新加坡的长期发展绝对是有利的。”?
优渥环境筑巢引凤
新加坡意识到,只有以良好的物质条件,配合完善的选人用人制度,形成一个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社会,才能长久地留住人才。政府强调,未来一方面将着重引进那些“还没有攀上顶峰,但正朝顶峰前进的一流人才”以“保障将来”;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对外来人才的素质要求。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称,“新加坡不能排斥外来人才,但应审慎地考察外来人员的资格和条件,通过提高对外来人才的素质要求,让外来人才为企业增值”。
对于新加坡认定的“精英”,政府正努力让他们融入新加坡,使他们愿意以团队一分子的身份做出贡献。同时,新加坡也为外来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比如,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国外人才居住计划、减少就业障碍计划、外籍人士居留权计划、特殊移民计划等一系列计划。花园城市的干净、整洁、良好的社会秩序、完善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融会贯通的东西方文化、廉洁高效的政府和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均是新加坡吸引力外籍精英定居于此的原因所在。
新加坡人力部和内政部还发布了一系列方便外籍企业家创业的新举措。根据规定,外籍企业家在创业初期可申请长期社交签证。此类签证允许其在新加坡逗留至少半年。这使得企业家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新加坡,熟悉环境和找寻合作伙伴及创业机会。
此外,新加坡给外来人才提供了自由的来去空间。赴新加坡工作的专家学者可签订一年以上的聘用合同,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来新加坡短期讲学,或利用开会时间到新加坡开设讲座,甚至允许在国外完成新加坡的项目等;外来人才的子女还可不按新加坡法律规定服兵役。在假期上,外来人才可享受80天的休假时间,而本地人才只有40天。在所得税的交缴上,新加坡起征点高于其他国家,且比例很低,一般在10%。为此,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都愿意到新加坡工作。
人才战略务实长远
新加坡显然有着长远务实的人才战略考虑。一位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对这样的务实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为“掐尖儿”。他称:“新加坡近年来积极吸引中国内地的高二、高三优秀学生来留学,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提前‘动手’,中国学生会把目光投向欧美市场。”
早在1980年,新加坡就成立了两个委员会。其中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物色和招徕外籍人才,另一个负责协助这些人才在新加坡安顿下来。由于新加坡是亚洲社会,委员会以亚洲学生为主要招揽对象,亚洲学生也被认为可以轻而易举地融入环境。负责招聘的官员们会前往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校园里,同有潜质的亚洲学生会面,设法引起他们对新加坡的兴趣。这一方式每年为新加坡引进了数百个优秀大学毕业生,填补了新加坡每年5%至10%的受高等教育者移居海外所留下的空白。
新加坡在2011年又推出留学与移民新政。第一, 新加坡政府推出了个人化就业准证。年薪满3万新元,并在新加坡工作2至5年者均可申请此证。持有此证者若失去工作,仍可继续居留新加坡6个月,用以寻找新工作;此前,在新加坡失去工作机会的外籍人士必须在短时间内离境;第二,新加坡还将就业准证资格证书的期限从原来的6个月延至12个月。
对新加坡目前和今后发展的急需人才,新加坡政府则实行跟踪引进。只要发现所需人才,新加坡政府会先请同一国籍者前去接触,摸清基本情况,接着由政府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主动出击,不动声色地安排最近的地方洽谈,一旦达成意向主动为其办好所需手续。
目前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对吸引外国人来新加坡工作持赞成态度。留学生们也表示,“在新加坡工作,感觉不被排挤”。所以,对新加坡的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的去留不易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