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论教育”这样一个题目,你会怎么想?这是博士还是硕士论文题目?都不是,而是德国汉堡市中学生的统考试题。题目确实很大,但你可以写得很小,可以是学校的事情,也可以是社会上某一事件引发对教育的思考。没有标准的答案,也没有观点的对错之分,只要能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发他人的思考,这就是一篇好文章,德国老师就会给高分。
其实德国没有统一的全国性高考,中学生只要拿到毕业证书即可申请大学。但是,要想申请到理想的大学,毕业证书上的成绩是关键因素。
毕业证书上载明的成绩由两个部分构成:各州统一的毕业考试(Abiturprüfung)和平时的学习成绩。两者经过不同权重的相加,获得1-4分即可获得毕业证书(1.0分为满分),5分就只能肄业,与大学无缘了。
一般而言,毕业统考占的比重更大,也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德国高考”。 那么,“德国高考”究竟是什么形式和内容呢?
德国各州的统考科目略有不同,一般要考10门课程,以2010年汉堡市的“高考”为例,考试科目包括:德语(相当于中国的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公共知识、数学、生物、经济和技术。每门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基础课程和能力课程),每个部分四道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题。例如德语基础课的四道考题为:
一、从启蒙到古典时期的文学—歌德的诗歌
二、从浪漫主义到19世纪末期的文学--格奥尔格·毕希纳(1813~1837,德国剧作家)
三、谈20-21世纪的文学
四、谈教育
能力课程的考题为:
一、从启蒙到古典时期的文学—伦茨的作品:《庄园管家》、《士兵》
二、从浪漫主义到19世纪/20世纪的文学—世纪之交的诗歌
三、20/21世纪的文学—家庭关系
四、论教育。
基础课程与能力课程考察的重点各不相同,基础课程是描述性的,只对题目内容进行理论介绍,也就是中国所说的记叙文,而能力课程则相当于中国的议论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论述水平,对某一时期的文学的理解能力。
相对汉堡市的考题而言,下萨克森州的考题要灵活得多。例如2008年该州教育局只给出考试的范围,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一、 论现代德语。此题可以写德语的多样性、德语风格的发展、德语在欧洲国家的位置,甚至对德语发展提出的批评。
二、 论海因里希·克莱斯特。此题可以选择论述作者六部作品中的其中一部,如《母爱》、《智利地震》等。
三、 论知识和责任。此题可以选择五位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包括歌德、易卜生、施密特等人。
由此可见,德国的统考形式多种多样,也并非整齐划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记叙文或议论文的写作来考察学生的知识面、综合理解能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文字水平。在这里,没有统一的答案,更无观点对错之分。如果你想拿到理想的分数,必须谈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甚至有些出格都没有关系。
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德国并不排斥考试,但是,如果你只是通过题海战术或猜题的方式来达到应试的目的,那么就有无法通过考试的危险,因为狭窄的知识面会让你在德国灵活的考题面前措手不及。试想,如果没有深度读过《母爱》,何以谈克莱斯特的文学思想?这就要求学生在中学期间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且不仅仅是读过,而是对此进行过深度的思考。
因此,思想是德国考试的灵魂,也是统考的侧重点。通过这样的考试方式倒逼学生在中学期间广泛阅读,通过阅读来理解作家的思想,通过对作家思想的思考来观察这一时期的文学及思想潮流,这种由微观向宏观的考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考察方式训练了学生主动思考、观察问题和提出自己观点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为大学教育和今后的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隋唐以及两宋时期的科举也是重点考察应试者的综合能力,通过对某一观点的论述来了解其学术和道德素养,从而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有效治理、文学的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时政治清明、文学成就达到了中国的巅峰。唐诗宋词的盛行,你能说和合理的科举考试没有关系?多少开明的政治家、卓越的文学家没有经过科举的洗礼?可见,那个时期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可惜后来的科举走偏了:僵硬的八股禁锢了人的思想,使人只能在几个框架内进行有限而枯燥的填空。思想没有了,国家也逐渐步入僵化。
那么,当前的中国高考,有多少内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让学生记住知识不是目的,让学生理解知识、养成思考的习惯才是当务之急。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这是德国“高考”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你担心德国“高考”这种做法不适合“国情”,害怕学生长大后“不听话”,和你培养顺民的主旨不符,那你起码也可以学习中国早期的科举考试吧?难道你连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都害怕?
编辑推荐:
必备:出国留学能力评测
2013各国留学趋势预测
经典案例:留学成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