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疯传的一组图“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引起了不少观者的注意和议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的不同,又一次激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中国的孩子是否过度注重了学的方面,而忽略了对人格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
不少家长议论指出,现在的大学新生中需要父母帮忙打扫寝室的不在少数,这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家长觉得,中国孩子学业压力大,是否有必要让他们从紧张的学习中挤出时间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难道还需特别锻炼?
尽管中国家长把这样的现象根源归根于是“中国特色”教育下的产物,但作为改革开放多年,教育发展也与世界接轨的时代,建议家长们放开中国的“圈养式”教育,多借鉴美国的“散养式”教育。
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曾经专家研究过,高中前阶段中国的孩子,从智力开发到学习能力同比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孩子,但进入社会后,综合素质能力低于国外同龄人很多。实际上,国内大学毕业生中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啃老族”,不能独立生活、思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许多已经出国留学的孩子,在接触过美国教育之后,都会觉得。美国人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方式上,除了学业的完成,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毕竟,学知识仅仅是在学校需要完成的一个方面,人际沟通,兴趣爱好的培养、发挥及提高,更加实用。
在中国,每天清晨,看着形形色色拉着沉重的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们,我们都不禁感慨,到底书包里这么沉、这么多的书都是孩子们天天学的知识课程么?中国中学生每年有八个月是上课时间,每天基本有1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是要在学校度过的,下课之后,各种补习班也成了家常便饭,不要提课外时间了,就连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相比之下,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在校时间短、课业负担少,就是让孩子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安排时间的同时,也锻炼了他学着去自己合理安排利用时间。
从教育课本来看,美国的教材就相对中国的浅显一些,对孩子没有过于严苛的要求。以数学为例,在当今的中国教育中,“奥数”似乎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课程,各种课后辅导班和考试,屡见不鲜。但在美国,数学教育程度甚至导致许多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就会对数字没有了概念,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看似可笑的一件事,足以见得,两个国家教育在教学程度及培养侧重点都存在着差异。许多在国内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去美国读中学的学生,在美国参加完“奥数”比赛后,都会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换做在中国,可能他们仅仅是这一大群“奥数”学生中最普通的一个。
美国更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教材似乎过于强调夯实基础,导致为了拔尖而过分提高教育程度。孩子机械似的重复作业一堆,结果就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
对于中国孩子,最致命的硬伤不是学习成绩不好,而是没有机会真正去参与社会活动。首先,家长没有时间陪同孩子去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其次,在这样的大环境促使下,没有更多适合孩子们可以参与进去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个人能力。但在美国,从小学开始,一旦走进校门,他们就开始接触各类适合的社会活动了。许多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的,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或者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清洗洗衣机;一次8美元,为别人演奏等等。把赚来的钱用在搞活动上。当然,不是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为他人义务劳动。在美国让小孩接触社会环境的方式非常多,他们认为教育的最好地点不是学校,而是生活。
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积极的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一定会被夸张为孝顺,不过,在外国朋友看来,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不过我们应该要认识到的是,相比如今许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爱、溺爱,导致那些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都还没有自理的能力,国外的家庭教育实在要比我们高明的多。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父母们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自己是家庭一员的感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如图中所绘: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使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自己使用厕所;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到信箱里取回信件;帮忙擦桌子;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把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收拾房间。
7~12岁:照顾宠物;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其实,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成风气。
通过做家务,孩子会明白,生活是由很多细碎、不能摆脱的事情构成的:不仅要打理柴米油盐,还要会挣钱理财投资;不仅要营造居家过日子的温馨,也要有出行安全的意识。孩子们都应该是在父母的鼓励和信任中成长起来的。
(新东方前途出国 darfur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