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请美国精英大学本科生院的过程中,恐怕没有哪部分比个人面试更充满神秘色彩了。那些学业上的要素——分数、SAT成绩、班级排名——虽然也未必能完全体现你的水平,但它们至少是可以量化的。4.0的GPA是完美的,2400的SAT总分是完美的。但什么样的面试是“完美”的呢?一个“完美”的面试能使你在录取之路上迈进多大一步?正如我们所知,就算完美的学业成绩也未必能让你进入哈佛神圣的校门,面试自然也是如此。我要分享的是我和朋友们的一些个人经历——请不要把它们当作对“面试”的正式定义。
面试不过是配角
那么,个人面试真正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从那些既抬高哈佛身价又掩盖面试本质的传闻说起。不管申请人表现多“惊艳”,我从没听说过一场面试可以确保一个申请材料不够亮眼的人被录取。事实上,面试几乎从没“保送”过任何人。它只是配角,而非主角,所以能否被录取罕有单靠面试来决定的。我最喜欢的一次面试是对一位来自芝加哥团伙犯罪高发区的姑娘的面试,她从破高中里杀出一条“学”路,进入了私立学校。但无论她的故事多么感天动地(啊,我在面试谈话时差点哭出来),她的分数哪怕考虑了她的种种艰难环境还是不足以让她最后被录取。
从另一方面来说,根据我朋友们的经验,一次糟糕的面试也不会毁了一个在其他方面很有竞争力的申请人的前途。我的一位朋友是个数学天才,他曾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玩到凌晨四点才从派对赶回来,然后拿了满分。他说自己当年在面试时衣着随意,发型恐怖,面试表现甚至比发型还恐怖。他边笑边回忆那次面试谈话有多尴尬,然后评论:“显然,我在面试中的糟糕表现并没有影响我通过入学申请。”这千真万确——如果申请人是杰出的,负面评价并不会削弱他/她的入选资格;因为,归根结底,个人面试是个人的和主观的。
妙处在面试过程中
你可能现在心里在打鼓:既然面试对申请人的影响如此说不清、道不明,究竟哈佛为什么还要进行面试呢?如果从获得大学录取方程式中可测量的结果这一视角,那么,是的,面试似乎毫无意义。但如此就错失了面试的要义。我可以与你分享自己花了好些时间才领悟到的(从申请人、面试协调人和面试官的角度)我所相信的面试真谛:面试的妙处在过程之中,而不在“大结局”。其好处是增加了申请人与大学间的亲密接触,维系了母校和校友间的联系纽带,使个人特质被大学培养作为考虑因素。这些都不是用标尺或者数学模型可以衡量的,却对博雅教育理念很重要。录取决定的最终结果或者培养计划都不如过程重要。在博雅教育中,过程是学生学习思考其学科和所生活的世界的方式。不管学经济学还是艺术史,思维如何形成跟学到什么内容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就面试而言,这是申请的学生与哈佛校友个人互动的过程,是哈佛校友参与事关母校生死存亡的过程,这些都与高考成绩同样重要。
哪些人能获得面试机会?
哈佛博雅教育的面试方法折射于招录程序之中。在2002年我申请哈佛时,只要申请材料齐全,住在美国的任何学生都有面试机会。我曾听说过申请人驱车数小时去哈佛校友所在城市面试的例子,甚至听说过热忱的哈佛校友驱车数小时去见有潜力的申请人的几则故事。如今,申请人数量大大增加,并非每个期望面试的申请人都必然有这机会;但如果有特别要求,哈佛还是可以予以调整的,那些获得面试机会的并不全是申请材料上学业表现出色的人。也就是说,哈佛不会只限于在完整和优秀申请材料的申请人中进行面试甄选,这表明申请人杰出的课外表现和/或卓越的个人因素——在面对面交往时能够被更清晰判定——可能会增加“中选”可能性。但是,不管申请人面试时的个性或故事有多棒,哈佛还是有一条期望被录取学生达到的成就底线。
哈佛的校友面试方式
校友与居住在主要城市地区的申请人之间的面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校友和被面试的人自行安排的面试;全天马拉松式面试——在几个小时的面试过程中,校友面试分配给自己的一个或多个申请人。前者通常发生在秋季,这时不那么赶着完成面试,因为申请评估要到二、三月才开始。我更喜欢这种更个性化的方式,因为我可以选择一个更舒适的地点,面试可以自然地开始,自然地结束。全天马拉松式面试是有时间限制的(通常一次面试的时长为30分钟),通常在办公场所进行,给人的感觉更像一个企业面试。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面试,校友志愿协调人来负责后勤工作,将申请人分配给面试官,对面试官进行培训——每个城市或地区,只要是有官方的哈佛校友俱乐部的地方,就有一个官方的面试志愿协调人。
申请人的简历、基本的申请详细材料,以及提问范例指南会提供给面试官。这些都可以通过在线网站获得,校友输入邮箱地址就能登录。校友也在这个在线平台上撰写深度报告,从多样的学术、课外活动和个性方面对申请人进行评估。我必须承认,我从未按照哈佛提供的建议问题格式与范例进行面试。我和最好的朋友都有各自特别的面试哲学——我是以友好、谈话的方式,吸引申请人告诉我他/她自己的故事和兴趣;我的好朋友是抛出一些严肃的、沉重的个人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通常需要超越大多数学生的智慧和成熟。有些年长的校友会“照本宣科”地进行面试,比如,他们会把哈佛建议问题列表都读一遍。现在你明白我们的方式多么主观和个性化,因此招生专员在考虑我们的评估结果时有所保留了吧?同时,允许我们个性化面试的自由,使得面试过程更富趣味性和意义,对面试官如此,但愿对申请人也是如此。
校友凭什么愿意帮母校做招生面试?
尽管我的朋友们对面试经历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据我所知,没人真正“退出”过面试。我相信,那些怀有理想化高期望的面试官,是对面试经历最感到失望的。他们想象着,他们能有助于影响招生专员的决定,想象着对有着感人、鼓舞人心故事的学生激情洋溢的评价会使该生进入哈佛成为可能,即便他/她的材料不那么“极品”。基于我在前文提到的那些原因,这一切都无法成真。我在面试这一活动中获得了极大的价值和满足感,它使我得以见到那些充满希望的、聪明的年轻人,哪怕这些人最终未被哈佛录取或者没有选择哈佛。我相信我作为面试官,不只是为了帮哈佛评估申请人(这是个多么干巴巴、机械化的工作描述),也为了向年轻人提出经过深思熟虑的建议与引导。
在我参与大学招生录取工作的近十年里,我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哈佛,个人面试的影响力在以下有限的两种情况下体现得最为明显:①当一个国际申请人的书面申请看起来非常好,但招生专员对他成就的真实性有所怀疑时(某些国家的学生有较多在申请材料上弄虚作假的前科);②当招生办公室在是否录取上犹豫不决,无论如何需要更多佐证以帮助其作出决定时(通常是申请人在某一方面很突出,但另一方面相对薄弱)。尽管我可以对作为面试官所产生的影响力失望或者不满,但是,我的确相信这一经历有价值,并且打算继续面试下去——我希望哈佛永远延续它的个人面试政策。